《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
环滁皆山也〔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3〕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5〕。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9〕,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1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11〕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12〕,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13〕,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谿而渔,谿深而鱼肥〔14〕;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15〕;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16〕。宴酣之乐,非丝非竹〔17〕;射者中,弈者胜〔18〕;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19〕,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20〕,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2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注释】〔1〕醉翁亭:位于今安徽省滁县。〔2〕环滁:滁,滁州。朱熹语录卷一百三十九:“欧阳文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醉翁亭记原稿,初说:‘滁州西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3〕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琅琊:山名。在今安徽滁县西南十里。太平寰宇记:“东晋元帝为琅琊王,避地此山。”因名。〔4〕酿:原作“让”,据明嘉靖刻本改。〔5〕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6〕太守自谓:太守,汉代郡的长官之称,此处是作者沿用旧名称知州。自谓,自称。〔7〕自号曰醉翁:作者赠沈遵诗:“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8〕“山水之乐”二句:寓:寄托。此二句言,心里体会到山水的乐趣,而把它寄托在饮酒之中。〔9〕林霏:指林中雾气。霏:雨雪飘飞的样子。暝:昏暗。此句言,傍晚云雾聚拢,山谷渐渐阴暗起来。〔10〕晦明变化:指山间有时阴暗,有时明亮。〔11〕四时:四季。文中“野芳发”指春景,“佳木秀”指夏景,“风霜”指秋景,“水落”指冬景。〔12〕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13〕伛偻(yǔlóu):弯腰背的样子,此处指老年人。提携:牵引而行。礼记·曲礼上:“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老者之手。”注:提携,谓牵将行。此处指领着走的小孩子。〔14〕渔:捕鱼。〔15〕泉香而酒洌:一作“泉洌而酒香”。此处指酒清而不浊。〔16〕肴(yáo):荤菜。指野味。蔌(sù):菜。〔17〕非丝非竹:不用乐器。丝,弦乐器。竹,管乐器。〔18〕射:此处指投壶。古代酒席间比赛射箭的游戏。弈:下棋。〔19〕觥(gōng)筹交错:酒杯和酒杯交互错杂,形容宾主尽兴。觥,一种大酒杯。筹,指饮酒数目的筹码。〔20〕苍颜:苍老的容颜。颓然:醉倒的样子。〔21〕阴翳:荫蔽。〔22〕其乐:指滁人和宾客之乐。【赏析】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因杜衍、范仲淹等被诬结党,欧阳修替他们辩护,也被贬官滁州。次年(1046),时年四十岁。此乃一篇政治上失意而仍旧行乐的作品,有意避免感伤的情调。文章写得精炼圆熟,疏朗而有韵致。骈文发展到宋代,著名作家欧阳修、苏轼等,多用长句为对仗。比如本文多用六字和七字相对。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对“在乎山水之间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还有个别处用三字对:例如“朝而往,暮而归”、“前者呼,后者应”。总之,骈体文发展到宋代,完整的“四六”骈文则极少,多为不规则的对仗。
-
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 所以进德也; 修辞立其诚, 所以居业也。
名言: 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 所以进德也; 修辞立其诚, 所以居业也。 句意: 君子进德修业, 讲求忠信, 是为了增进品德; 修饰言辞, 应以诚信为本, 是为了立业。 出处: 《周易·乾·文言》
-
【原题】:土人池中有新荷戴钱而出者少稷明远相率赋诗戏作长句
-
李拯 紫宸朝罢缀鹓鸾,丹凤楼前驻马看。 惟有终南山色在,晴明依旧满长安。 题为“退朝望终南山”。首句写退朝。紫宸殿为唐大明宫第三殿,是唐天子会见外使和群臣之处。鹓鸾,喻朝官行列,群臣上朝当列队而入,朝
-
《菊花·鹊桥仙十月黄菊》咏菊花诗鉴赏 朱敦儒
-
朱熹《水调歌头》朱 熹 朱 熹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① 。谁知天路幽险 ② ,倚伏互相酬 ③ 。请看东门黄犬 ④ ,更听华亭清唳 ⑤ ,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 ⑥ ,散发弄扁舟 ⑦ 。鸱夷子,成霸
-
《先秦散文·吕氏春秋·孟春》原文鉴赏 孟春之
-
【名句】治国有二柄,一曰赏,二曰罚 语出晋代傅玄《傅子·治体》。治理国家有两个根本性的办法,一个是奖赏,再一个是惩罚。说明赏罚是治理国家最基本的两个手段。二柄:两个根本办法。柄,根本。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崖谷喷疾流,地中有雷集。百泉势相荡,巨石皆却立。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灵怪崇偏祠,废兴自兹邑。沉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吾闻披明典,盛德催世及。生人载山川、血食报原隰。岂伊骇微
-
作者: 戎耀文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