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梅客生》原文|翻译|赏析
明·袁宏道
一春寒甚,西直门外2,柳尚无萌蘖3。花朝之夕4,月甚明,寒风割日,与舍弟闲步东直道上5,兴不可遏。遂由北安门至药王庙,观御河水。时冰皮未解,一望浩白,冷光与月相磨,寒风酸骨。趋至崇国寺,寂无一人,风铃之声与猧吠相应答6。殿上题额及古碑字,了了可读。树上寒鸦,拍之不惊,以砾投之,亦不起,疑其僵也。忽大风吼檐,阴沙四集,拥面疾趋,齿牙涩涩有声,为乐未几,苦已百倍。数日后,又与舍弟一观满井7,枯条数茎,略无新意。京师之春如此,穷官之兴可知也。冬间避门,著得广庄七篇8,谨呈教。
1 梅客生:梅国桢,字客生。能诗文,善骑射,明史有传。2 西直门:北京市城西北门。3 萌蘖(nie):总指植物的新芽。萌:芽。蘖:树枝砍去后再生的芽。4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又说十二或初二)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5舍弟:指袁中道。东直:东直门。作者当时住在东直门内。6猧(wo)吠:狗叫声。猧:小犬。7满井:明清时北京近郊的一个游览胜地,在东直门东北三四里处。作者有满井游记。8广庄:作者仿庄子内篇,作广庄七篇。
【析点】 明媚的春光中,踏青郊游,其乐融融,袁宏道游春却独择于“一春寒甚”时,“花朝之夕”间;同是月下春色,“春江花月夜”写得可谓妩媚艳丽,袁宏道信中描述给友人的京城春夜却格外幽冷静穆。
春寒料峭,作者偕弟踏月崇国寺。途中皓月悬空,御河冰面辉映,所谓“冷光与月相磨”。一个“磨”字,以动状静,极言其清冷,耐人寻味;至崇国寺,“寂无一人”,间或入耳的风铃与猧吠的应答之声,尤其反衬出环境的沉寂;皎洁的月光下,对影四人,题额、碑字,了了可读,更添一分清幽;最是那拍之不惊,投之不起的树上寒鸦,僵直可怖,阴森凄绝。作者通过蒙太奇式的意象组合,寥寥数笔,以简净洗炼的语言白描出一幅绝无生机的初春夜色图,令人宛若置身景中,酸风拥面,透体寒意。既然“京师之春如此”,作者何以“兴不可遏”,“数日后,又与舍弟一观满井”呢? 西方美学的主观论者认为:美不在于物而在于心。基于此,我们不妨探寻一下作者当时的心绪。此信书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宏道任京兆教官,官穷位低,一冬只闭门著书,失意中难遣落寞与虚无。然而在初春的月夜里,作者找到了与其心境相契合的自然美。于是信中景致的清幽成为作者落寞心境的写照,主观移情的产物;而其落寞的心境亦在移情中得以宣泄与倾吐
-
【原题】:阅邸报上临朝召用三耆听志喜有赋过眉山呈悦斋
-
这是一首咏物词。刘熙载云:咏物应“不离不即”(《艺概》),意即咏物而不滞于物,也就是说好的咏物诗词既要做到曲尽妙处,又要在咏物中言情、寄托。本首咏物词就有“不离不即”之妙。 上片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寄托了词人飘荡羁旅之悲情。“蝴蝶初翻帘
-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作品赏析【注释】:金微山: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
-
历史赋予山海关的不仅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有文化重镇。且不说六百多年以来先人留给我们的一千多首诗词歌赋,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现代散
-
陆游《入蜀记·(节选三)》 陆游 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 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
-
新时期以来宁夏文学的崛起及“宁夏板块”的意义◎郎伟一、新时期以来宁夏文学的两个高潮期第一个高潮期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以
-
雨花香 《雨花香》《通天乐》合刊袁载锡序本《雨花香》目录书影 《雨花香》《通天乐》合刊袁载锡序本《雨花香》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全称《扬州近事雨花香》。四十种。题“石成金集著”。
-
关于中国70周年古诗词(关于中国共产党建立70周年的诗词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中国70周年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热爱祖国70周年的诗句,关于中国共产党建立70周年的诗词,赞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古诗词(急用)。风一更,雨一更,九十年风雨历程。思一生,念一生,想着你热血沸腾。哦!党旗,一缕缕情丝紧系着民心,一滴滴热血染成了风景。铁锤锻打出现代的文
-
凡治之大者,非谓其赏罚之当也。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所谓明也。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非能生功止过者也。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韩非子·说疑》) 【
-
懊侬歌 【原诗】:月落天欲曙,能得几时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