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出处】唐·浩然过故人庄 【意思】主人打开窗户,眼前是平整的打谷场和绿油油的菜 园,与村边的绿树、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谈着庄稼 事儿,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啊,老朋友,等到重阳节那天,我一定再来和 你一起观赏菊花。 【全诗】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全诗鉴赏】 过故人庄是一首“通体清妙”的五律,大巧若拙的手笔,描画了诗人隐居鹿门时应邀赴田家作客的过程,表现了对真挚友情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写得深衷浅貌,语短情长,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是一首久负盛誉的田园诗。 首联用对面起法点题,写拜访故人庄的原因。故人“邀”而我“至”,既写出了友人的深情厚意,也见出诗人闻招即至的爽朗坦率和欢欣,显示了至交之间不讲虚礼的深厚情谊。“鸡黍”一词,化用“杀鸡为黍(黄米饭)而食之”(论语·微子)的典故,语淡而意深。以田家寻常可得的珍肴“鸡黍”待客,既显出田家之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真诚。这个开头平静而自然,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然而却是全诗极好的导入。 颔联承上,描绘赴约途中所见山村天然幽美的景色。出句写山村四周种植的绿树,葱茏茂密,自成一统,幽静得很。对句写青山在村郭以外横斜着。远处青山隐隐,起伏横斜。这一联对仗工整而不纤巧,写景浑成而不刻画。它以先写近景后写远景的笔法,画面层次疏密相间,勾画出故人庄周围景物的幽美,展示出一幅山村风景画,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清新愉悦的感受。颈联写到家之后,宾主临窗欢饮情景。出句写“故人”招待客人的环境地点:打开轩窗,面对着一片平整开阔的打谷场和菜圃,远处更有绿树青山,相映成趣,给人以宽敞舒展之感。对句写宾主把酒闲话时。庄稼的成长和收获,自然地成了饮宴的主要话题。“话桑麻”,用陶渊明“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田园居)语意,抒写诗人此时此境的坦荡襟怀。这一联是“故人具鸡黍”的具体描写,进一步表现了故人淳朴深厚的情谊和简朴可爱的田家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农村的深厚感情。 尾联写告别,诗人凝聚了最诚恳最动人的语言。如此写离别,不仅照应了首联,流露了诗人对此次“过故人庄”的满意和对农村风光的依恋,而且更表现主客间感情的亲密融洽。一个“就”字妙在得神。这次是应“邀”来访,下次重来却是诗人主动相就,表现了诗人真率的性格和豁达的胸襟。 这首诗意境清远冲淡。以韵语纪实事,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顺序展叙,有头有尾,脉络分明,在自然平淡中显示出动人的艺术魅力和艺术风采。 此诗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浩然自有“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以真对假,见称于世。如郊野之作: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先人留素业,老圃作邻家。” “鸟过烟树宿,萤傍小轩飞。”皆佳。又如“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亦佳句。(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三)。 孟集有“到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刻本脱一“就”字,有拟补者,或作“醉”,或作“赏”,或作“泛”,或作“对”,皆不同,后得善本是“就”字,乃知其妙。(杨慎升庵诗话卷六) 全首俱以信口道出。笔尖几不着点墨。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老之至而媚,火候至此,并烹炼之迹俱化矣。(黄生唐诗摘抄) 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工巧之至,始入自然; 自然之妙,无须工巧。五言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此皆不事工巧极自然也。( 〔清〕冒春荣 葚原诗说卷一) 纪昀:王、孟诗大段相近,而体格又自微别。王清而远,孟清而切。学王不成,流为空腔。学孟不成,流为浅语。如此诗之自然冲淡,初学遽躐等而效之,不为滑调不止也。( 瀛奎律髓汇评中)
猜你喜欢
  • 国学名句“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出处和解释

    【名句】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语出《孟子·告子上》。有名的木匠教诲人,必定按照规矩,学习的人也必须遵守规矩。说明教与学都必须遵循法则,不可有随意性。

  • 登天都峰 (唐)释岛云

    盘空千万仞,险若上丹梯 ② 。迥入天都里 ③ ,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 ④ 。欲下前峰暝,岩间宿锦鸡 ⑤ 。 ①释岛云大概是历史上第一个登上天都峰的诗人,该诗以鸟道、他山、远水等为衬托,极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物举止”类的诗句。 词人在醉酒的夜晚,还拨亮灯火,深情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宝剑。在朦胧的

  • 蓝不是抽象的事物

    蓝不是抽象的事物从来没有一本诗歌刊物让我如此喜欢。诗歌蓝本,听来就美。“蓝不是抽象的事物,她的感动从内部开始。”很多人问我,为什么

  • 《小三侄远持兄嫂之命见访于荒寒寂寞中将归二赏析》

    【原题】:小三侄远持兄嫂之命见访于荒寒寂寞中将归二诗为别

  • 白居易《春夜宿直》全诗赏析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碧梧叶重叠,红药树低昂。月砌漏幽影,风帘飘暗香。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

  •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全诗鉴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作品赏析【注释】: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察今》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察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全文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以及人生短暂性的感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使读者产生视觉上的美感。诗中描绘了春风吹拂万物复苏的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以及生命的短暂。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变化,诗人引发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和珍惜,寓意深远。《察今》以简洁的语言和真实的描绘使诗人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体现了白居易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总之,《察今》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动的感叹,使读者产生对于生命的思考,并引发了对于生命的珍惜

  • 苏轼《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全诗鉴赏

    问君谪南宾,野葛食几尺。逢人瘴发黄,入市胡眼碧。三年不易过,坐睨倚天壁。归来貌如故,妙语仍破镝。那能废诗酒,亦未妨禅寂。愿为尚书郎,还赐上方舄。江家旧池台,修竹围一尺。归来万事非,惟见秦淮碧。平生痛饮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