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陈人杰《沁园春》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沁园春
南金又赋无愁。予曰:丈夫涉世,非心木石,安得无愁时?①顾所愁何如尔。杜子美平生困踬不偶,而叹老羞卑之言少,爱君忧国之意多,可谓知所愁矣。②若于着衣吃饭,一一未能忘情,此为不知命者。③故用韵以反骚。④
我自无忧,何用攒眉,今忧古忧?叹风寒楚蜀,百年受病;江分南北,千载归尤。洛下铜驼,昭陵石马,物不自愁人替愁。⑤兴亡事,向西风把剑,清泪双流。边头,依旧防秋,问诸将君恩酬未酬?⑥怅书生浪说,皇王帝霸;功名已属,韩岳张刘。⑦不许请缨,犹甚草檄,谁肯种瓜归故丘?⑧江中蜃,识平生许事,吐气成楼。⑨
【注释】 ①涉世:经历世事。非心木石:即心非木石,孰能无情。②杜子美:杜甫,字子美。困踬(zhi治):很不顺利。不偶:即数奇,命运不好。古人认为偶数代表吉利,奇数代表不吉利。③不知命:不知天命。反用易经·系辞:“乐天知命故不忧。” ④反骚:有唱反调的意思。屈原作离骚,汉代扬雄认为他悲哀太过分,于是作反离骚以吊屈原。这里指作者和南金词原韵,专咏人不能不愁的观点,以示与南金词意有别。⑤洛下铜驼:典出晋书·索靖传,索靖知天下将乱,曾指洛阳皇宫门前的铜驼说:“会见汝在荆棘耳!”昭陵石马:“昭陵”为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其陵前有六匹石马。传说唐玄宗时,安禄山攻打潼关。唐军败退,忽有神兵助阵,后见昭陵石马在浑身流汗。⑥防秋:宋时,金人、元人多在秋高马肥时大举侵扰,故防止外敌入侵也称防秋。⑦韩岳张刘:指南宋著名将领韩世忠、岳飞、张浚、刘锜。⑧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汉武帝时终军出使南越(今广东、广西及湖南南部一带),临行前向汉武帝要一条长缨,许诺定将南越王拴回。草檄(xi席):檄,古代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种瓜:秦朝东陵侯邵平,亡国后在长安城东种瓜,瓜有五色,甚美。⑨蜃(shen慎):江边或海边,因空气冷热骤变,光线发生折射,空中出现楼台城廓的幻影。古人认为此现象是蜃(大蛤蜊)吐气而成。
【译文】 我原本心无忧虑、自在快活,然而何以眉头紧蹙、忧古伤今呢?悲叹的是楚蜀江山风雨峭寒,长期受敌侵扰,灾难重重;忧伤的是祖国大好河山分裂为二,将为后世千载怨责。象“洛下铜驼、昭陵石马”此类物体本自无愁,而是人情移物,借物写“愁”。西风萧瑟,我临风把剑,遥想千古兴亡、禁不住悲从中来,热泪双流。边境线上,战事依然吃紧,请问诸位将帅:君王之恩有否酬报?我内心深处十分惆怅,一些文士书生,只会空谈皇王帝霸之学,而建功图志,则非韩、岳、张、刘诸人不可。我想请缨杀敌,可无门投诉,甚至作随军书记也不予许可。而谁又愿象邵平一样归隐种瓜、无所建树?如果江中之蜃知道我胸中的志愿及苦闷,也必定会替我将满腹愁气一吐而尽,化为空中层楼。
【总案】 词人忧心重重,难以释怀。“愁”情所指,非仅为个人的恩恩怨怨,而是家国民众的生死存亡。其时国势衰微,然朝廷内外,擅权有方,御敌无术。故词人胸中抱负虽大,却才无所用。词以写“愁”一气贯注,夹叙夹议,用典用事极为紧凑。上片写时事艰危,立足言“愁”;下片则抨击当政者不识贤士。用人不当,误国殃民,愁中带“恨”。此词壮气充溢,情感激愤,与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等爱国词堪称比肩。
-
苏轼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时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
-
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
数竿苍翠写生绡,寄我公斋伴寂寥。不待雪霜常凛凛,虽无风雨自萧萧。嗟予心志俱憔悴,羡子文章骋富饶。嗣以嘉篇诚厚贶,远惭为报乏琼瑶。 作品赏析【原题】:张仲通示墨竹嗣以嘉篇岂胜钦玩聊以四韵仰酬厚贶
-
孤舟路渐赊,时见碧桃花。溪雨滩声急,岩风树势斜。猕猴悬弱柳,鸂鶒睡横楂。漫向仙林宿,无人识阮家。
-
陈子昂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
-
任昉 已谢西王苑,复揖绥山枝。 聊逢赏者爱,棲趾傍莲池。 开红春灼灼,结实夏离离。 任昉曾出仕齐、梁两朝,是南北朝时代的著名诗人,颇受大诗人江淹的推重。史载他喜结宾朋,“奖进士友”(《梁书·任昉传》)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内容包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人民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是哪10首发题目就可以了,人民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10首。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
-
谪在三湘最远州,边鸿不到水南流。如今暂寄樽前笑,明日辞君步步愁。
-
三月十六日 ① ,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② 。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 ③ 。四海皆已无虞,九
-
《小仓山房尺牍》 清袁枚著。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前清著名文学家、诗论家,乾隆进士。40岁时辞官归山,筑室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域西小仓山下隋氏废园,改名为随园,读书为文50年,不再出仕,世称随园先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