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瞿骏志铭》原文|翻译|赏析
清·胡天游2
子既哭瞿先生,久之不能忘。尝他出,过所居晋阳浮图3,往往返其辙4。明年,闻已葬江南,思有所为之铭者。先生晚交,最善予与陈黄中5,其未死时,自陈生平6,属黄中为叙7。先生孑然8,旅舍京师三十年,食于其文。雍正中有荐其才行9,当为河南令,恶其大官贪残,不肯为之属10,决弃去。甘穷客死11。呜呼!有古君子出乎今之世,人莫知异,而特怪其不仕不娶也。天台齐召南12,翰林之贤者13,以拟东汉处士间14,信然15。铭曰:
知先生之和,不知其洁;螭食而蚓游16,以复其穴17。
1瞿(qu)骏:字云墀,常熟人。志铭:即墓志铭,古代一种文体,刻于石上,埋于墓穴中,“志”多用散文,叙死者生平,“铭”多用韵文,是赞扬悼念之词。2 胡天游(1696-1758):字稚威,终身不仕,博览群书,有石笥山房文集。3 所居:此指瞿骏停灵处。晋阳:今太原市。浮图:寺庙。4 辙(zhe):车轮轨迹,此处表示行车路线。5 陈黄中:字和叔,科举未中,后漫游各地。6 陈:陈述。7 属:同“嘱”。叙:记述。8 孑(jie)然:孤独貌。9 雍正:清世宗年号,1723-1735年。10 属:下属。11 客死:死于他乡。12 天台:地名,在浙江省。齐召南:字次风,博学。13 翰林:此指善文墨者。14 拟:比拟。处士:有才德而不肯出仕的人。15 信然:确实如此。16“螭食”句:意为超然而默默地生活。螭(chi),传说中蛟龙类动物,只吸食云气。17 复其穴:回到墓穴,意为走完了一生。
【析点】 瞿骏一生,不仕不娶,卖文京师,在世俗者眼中,确是一个“特怪”之人。然而,他之不仕,是不肯做贪官酷吏的下属,而“甘穷客死”,保持一身的清白。他不汲汲于功名利禄,这在封建时代的读书人中,也算得一个值得称颂的有“古君子”之风的典型。
“志”文质朴无华,内在之情却相当深厚,尤以首尾两处情深意浓。“志”文开头,过先生停灵处,行车而返其辙,对死者无尽的追思、怀念、敬仰,尽在这无言的行动中了;“志”文结尾,以叹词领起,感慨今世人之不理解瞿骏,又借齐召南语,比先生为东汉乱世中的“处士”,在对世事的愤忿不平之中,寄寓了对先生人格的褒扬。“铭”中用了“螭食”、“蚓游”两个比喻,如此之比,在作为赞扬、悼念之辞的“铭”中,确属罕见,但这恰是瞿骏一生的概括,前一比突出其脱俗高洁,后一比突出其安贫乐道、默默一生。于此可见作者知先生之深,亦可见其创词造意之匠心。
-
老尹醉醺醺,来随年少群。不忧头似雪,但喜稼如云。岁望千箱积,秋怜五谷分。何人知帝力,尧舜正为君。
-
大矣哉,文之时义也 〔2〕 !有天文焉,察时以观其变 〔3〕 ;有人文焉,立言以重其范 〔4〕 。历年兹久,递为文质 〔5〕 ,应运以发其明,因人以通其粹。仲尼既没,游、夏光洙泗之风 〔6〕 ;屈平自
-
尊师尚德,春诵夏弦,儒门济济,学市阗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尊师尚德,春诵夏弦,儒门济济,学市阗阗。》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
-
古木卧山腰,危根老盘石。山中苦霜霰,岁久无春色。不如岩下桂,开花独留客。
-
此词南宋·秦湛仅存的一首词,词题“春情”,全篇写春日对所恋之人的拳拳思慕之情。 上片起首二句,以工整的一联点季节、写环境。“春透水波明”,以水写春,是说春水已透,水波澄澈如镜。透者,足也。“寒峭花枝瘦”,是说春寒犹在,所见之花有未开
-
子路、曾竹、冉有、公西华侍坐 ① 。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② 。居则曰 ③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④ ,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⑤ :“千乘之国 ⑥ ,摄乎大国之间 ⑦ ,加之
-
【注释】: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原注 :洞府自唐尧时始开,至东晋葛稚川方来。及伪刘称汉,此时方显,遂兴观。)葛长庚因有道人的风骨 ,其作品自然脱俗超尘。在这首词中,词人以清新的笔调,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道家生活的画卷。罗浮山在广东境内 ,
-
【4082】照辩证法办事(王伟光主编,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17万字,24元,“新大众哲学”系列丛书之一)△共6
-
诚使居庙堂者,先之以节俭,而淡然无欲,使天下所景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诚使居庙堂者,先之以节俭,而淡然无欲,使天下所景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