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白门秋柳》赏析
黄裳白门秋柳原文
在诗人骚客的眼中,六朝古都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值得吟咏的话题:秦淮河经久不息的脂粉香气,夫子庙的繁华,鸡鸣寺的古朴,还有古往今来歌女们曼妙柔婉的歌声;一切的一切几乎不需要任何矫饰,就能构成一幅令人怦然心动的图画,直接移植到文学作品中去。然而,面对黄裳的白门秋柳,你会发现,这样的概括还是过于粗疏了,因为在这篇作品中,还流荡着一种令人神思飞扬的揉碎了的美,让人特别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衰飒的景物是这种揉碎了的美得以传达的第一个层面。“风沙蔽天的日子”,“飞舞着风沙的城市的街头”,黯黑的夫子庙,凋落得不成样子的妓楼、画舫,衰颓而无人气的鸡鸣寺、随园、扫叶楼……因为已经被日寇的铁蹄蹂躏了五年,一切标志着六朝古都昔日繁华与高贵的景观,似乎都已失去了生命力,只是以苟延残喘的形象出现在作者的视野中。置身于这样的景观中,一种面对历史遗迹都会产生的吊古情调通常就会油然而生,而且作为一个博古通今的学者,黄裳应该拥有比常人多得多的感慨,也拥有足够多的资料来抚古思今,但是,他显然并没有陷入到知识堆砌的常规陷阱中,并没有刻意去梳理历史行进的脉络或者文化积淀的沉重,他的视线显然就集中于当下,集中于目力所及的景观,各种暮气沉沉的风物几乎是以第一印象的方式进入到他的眼帘的。之所以屏弃自己的学者身份而只是以普通人的角色来感受六朝古都的今日,作者在这里强调的很明显是一种现实感,一种早已将负载着辉煌的历史抛于脑后的令人不忍卒看的沧桑现实才是他关注的重心所在。那些沉淀着过多意蕴的景物并不是通常的进入历史的窗口,而只是作为一种提醒、一种对比物,出现在现实中。
萧条的市面由此作为揉碎了的美的第二层面,顺理成章地出现在文章中。作者同样铺陈了大量的意象:充满寒意的旅馆,空荡荡的街道,人烟稀少的店铺,还有森严的行李检查,因贫穷半路出家的和尚,颤抖着演唱的歌女……所有的一切都无声地指向了严酷的现实,一种沦陷区特有的民不聊生的境况。它们触目可见,又令人触目惊心,弥漫着比冬天更浓烈的寒气。裹挟在这寒气中,人们普遍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无奈的挣扎,比如默默地接受检查,默默地忍受冬日的苦寒,生存状态寂寞而了无生趣,生命的活力在一点点地消退、萎缩,这是怎样消极的一幅市景图啊。它无比和谐地与六朝古都衰飒的历史景观镶嵌在一起,共同渲染出了一种生命无处突围的暗淡、寂寥的氛围。
置身于这样衰飒的景观与萧条的市面中,作者的心绪可想而知——凄凉,抑郁,还有隐隐的悲愤,这无疑构成了揉碎了的美最核心的层面。作为一个匆匆过客似的旅游者,同时又作为这沦丧了的土地上的古老国民,作者处处流露出欲说还休的复杂情愫:满目疮痍的现实,使作者总是笼罩在前途未卜的悲剧氛围中;面对“黄昏胡骑尘满城”,表现出来的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回天无力的感慨;看见荷枪实弹的伪军,则是在陌生中本能地感到惴惴然;秦淮河畔歌女们的清唱,又使作者油然而生亡国之痛……应该说,作者相当真实地记录下了自己行走于六朝古都各处的感受,他并没有隔靴搔痒,也没有刻意地拔高自己,他只是将一个普通的亡国的文人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日子的所思所想忠实地表达出来而已。惟其如此,作者的心绪才可以说是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它并不是外在于景观的那种空泛的誓死报国的慷慨激昂,也不是回避现实的轻松吟唱,而仍然只是一种废墟式的残破,一种试图挣扎又无力挣扎、试图呐喊又发不出声音的隐痛。正是在这种历史景观、社会场景与作者情绪的高度统一中,白门秋柳才具有了感染普通人的力量,才给人一种撕心裂肺的揉碎了的美。
-
泾水黄,陇野茫。负太白,腾天狼。有鸟鸷立,羽翼张。钩喙决前,钜趯傍;怒飞饥啸,翾不可当。老雄死,子复良。巢岐饮渭,肆翱翔。顿地纮,提天纲。列缺掉帜,招摇耀铓。鬼神来助,梦嘉祥。脑涂原野,魂飞扬。星辰复
-
当代儿童文艺理论论点。原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主张。杜威认为“在整个教育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杜氏此论,直接影响了“五四”时期的中国儿童文学界,并形成本世纪初期一种崭新的儿童文学观
-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
-
【经文】 后王命冢宰 ① ,降德于众兆民。 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拂髦、冠、緌缨、端、鞾、绅、笏 ② 。左右佩用: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 ③ ,右佩玦、捍、管、 、木燧 ④
-
感悟江南 江南是山水的江南。但是江南的山不够高不够险峻,江南的水也不是壮阔的,是秀水青山,是笼罩在雨水雾气中的,是细气的美,便孕
-
【诗句】红豆生南国 【出处】唐王维《红豆》。 【译注】 相思树上结的相思子生长在南方。红豆树、海红豆和相思子等植物种子的统称。朱红色,有一端黑色,或有黑色斑点。古人常用来象征爱情或相思。 【资料】 又
-
主题语 如果自己的青春放不出光彩,任何东西都会失去魅力。 ————[美国]詹·拉·洛威尔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唐]孟郊《劝学》 青春如花,点缀得这个世界缤纷似锦。 ————刘心武《青春
-
宋词典故·云栈萦纡 【出典】 唐·白居易《长恨歌》:“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
-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作品赏析【鹤注】此当是上元元年初夏作,观“榉柳”,“楷杷”可见。《世说》:王大将军旧有田舍名。
-
【注释】:据陆游《京口唱和序》云 :“隆兴二年闰十一月壬申,许昌韩无咎以新番阳(今江西波阳)守来省太夫人于闰(润州 ,镇江)。方是时 ,予为通判郡事,与无咎别盖逾年矣。相与道旧故部,问朋俦,览观江山,举酒相属甚乐 。”此词可能是元吉在赴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