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崇寿客舍夜闻子规得三绝句写呈平父兄烦为转寄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崇寿客舍夜闻子规得三绝句写呈平父兄烦为转寄

[宋]朱熹

空山初夜子规鸣,静对琴书百虑清。

唤得形神两超越,不知底是断肠声?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历官四朝,任转运副使,崇政殿说书,焕章阁待制等。主张抗金,广注典籍,于经、史、文、乐及自然科学均有贡献。建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明清时,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备受封建统治者推崇。

这是朱熹在旅途中寄赠亲友的诗作,共三首,此为第一首。三首均从夜闻子规声而引起诗思。子规,即杜鹃鸟。相传为古蜀国国王望帝(杜宇)魂魄所化,故又称杜宇。其鸣声凄绝,缕缕不断,有啼血而死之说。游子闻之尤为伤感。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云“不信呵去那绿杨影里听杜宇,一声声道不如归去”。三首诗按时间推移(从初夜到中夜再到后夜),写听子规声的不同感受(从鸣到啼再到号),表现了自己的思乡之苦。

这一首写初闻子规的感受。作者才识超群,却受到朝中投降派韩侂胄等人的忌恨,屡经荐召,屡为所阻,旋仕旋已,不能舒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虽先后历官四朝,只是断断续续地从事编修等文字工作,其学说被视为“伪学”而大遭挞伐,郁郁不得其志。此时又风尘扑扑于旅途之上,静夜独处于空山之中,的确是“百虑”极易缠身之际。尤其是杜鹃鸣声不绝,凄婉哀恸,能不令人肠断?诗人却告诉我们:闻此声,他却只感到“形神两超越”,哪有什么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原来此时他正“静对琴书”。琴音悠悠,书声朗朗,伴以杜鹃声声,竟成了和谐动听的乐曲,令人心闲气定,陶醉其中,宠辱皆忘,“百虑清”了。从三首诗的整体来看,这是用的欲抑先扬的手法,为后来终于深受子规啼号感染,萌生归意,直至梦归,作了一个极好的铺垫和反衬。但单从此诗来看,颇能给人一定的哲理启示。

形神超越,则不知愁。面对琴书,则百虑无。诗人告诉我们,高洁的志趣,可以令人摆脱尘俗的羁绊,跳出是非圈子,明显流露出对高行洁举的推崇和追求,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对世俗小人的鄙薄与厌恶。朱熹从事教育工作五十多年,视琴书若至宝,诲后学而不倦,直至七十一岁辞世而止。此诗也是他的人格的具体概括。

朱诗重在阐理,故形象性略显不足。此诗亦不例外。以赋入诗,直陈胸襟,似嫌直露。但用反衬手法,闻子规而益喜,颇为新奇,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令人钦赞。

猜你喜欢
  • “做自己的主人,做别人的主宰”注释、译文和评说

    故曰:事贵制 ① 人,而不贵见 ② 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 ③ 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谋

  • 崔颢《长安道( 一作宋之问诗)》全诗赏析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揖拜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一朝天子赐眼色,世事悠悠应始知。世事悠悠应始知:一作世上悠悠君自知,一作

  • 古代名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注释与译文

    【名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与译文]只要老百姓都能过上温饱的生活,你不辞辛苦走出山林来到千家万户。作者托物寄意,以煤炭自况,表达了为国为民甘愿献身的精神。 参考文献 (明)于谦《咏煤

  • 李白《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全诗赏析

    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天外飞霜下葱海,火旗云马生光彩。胡塞清尘几日归,汉家草绿遥相待。

  • 小说《项链》原文和鉴赏

    莫泊桑 (赵少侯 译) 世上有这样一些女子,面庞儿好,丰韵也好,但被造化安排错了,生长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她便是其中的一个。她没有陪嫁财产,没有可以指望得到的遗产,没有

  • “德不孤,必有邻”注释、译文和感悟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① ”(《论语·里仁》二十五) 注释 ①德:道德、德行。指有德者。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德行的人是不会孤立的,必定有志同道合之士与他相伴相随。” 感悟 好人有好

  • 白居易《烹葵》全诗赏析

    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饥来止于饱,饱后复何思。忆昔荣遇日,迨今穷退时。今亦不冻馁,昔亦无余资。口既不减食,身又不减衣。抚心私自问,何者是容衰。勿学常人

  • 《哀盐船文》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仪征盐船火,坏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是时盐纲 ① 皆直达,东自泰州,西极于汉阳,转运半天下焉。唯仪征绾其口。列樯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隐若城郭。一夕并命,郁为枯腊 ②

  • 《古文·洛神赋并序》鉴赏

    古文·洛神赋并序 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师(1)

  • “舟楫”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舟楫》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 【释义】殷商时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