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诗题是江边独自漫步赏春花的意思。黄四娘:姓黄的青年妇女。“四”是人的排行。唐代同一家族的兄弟姐妹都是分别用长幼顺序排列。称呼时,排行直接用在姓氏后面。女子则在排行后面加一“娘”字。“娘”是六朝以来对青年妇女的通称。蹊:小路。压枝低:压得树枝低了下来。留连: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自在:随意舒适的样子。娇莺:啼声宛转谐美的黄莺。恰恰:和谐自然。
【鉴赏导示】
此诗虽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却写得和谐自然、语言匀称工丽,体现了杜甫诗歌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特点。
【鉴赏】
江畔独步寻花是杜甫寓居成都时写的一组诗。诗人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候,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诗为组诗之六。诗人着重描绘了春花烂漫、春意蓬勃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幽径赏花的喜悦心情。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一个“压”字,突出了春花欣欣向荣的状态,用字极为精巧妥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艳。“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热闹的情趣渲染了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娇”字写出了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达出诗人心理上愉快轻松的感觉。在语言运用上,后两句用的是工整的对偶形式。“留连”、“自在”是一对联绵字,都是双声关系;“时时”、“恰恰”是一对叠字,更使语言匀称工丽、和谐自然。
【鉴赏要点】
[1]名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2]融情入景,以景传情。[3]语言匀称工丽、和谐自然。[4]用词精巧妥帖。
-
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在肃穆的,清凉的果树园子里,便飘起了清朗的笑声。这些人们的欢乐压过了鸟雀的喧噪。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有甲的小虫,不安的四方乱闯。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
-
[原文](节选) 将帅部 总 序 唐尧之时,弃为后稷兼掌司马,司马所以掌武事也。既舜之世,有苗弗率命禹组征。又夏启,与有扈大战于甘,乃如六卿。盖天下六军,其将皆命卿焉。……周官,大司马卿一人,又有小司
-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翻译:青绿的蚁群旁有新酿的酒,小红泥火炉。
夜晚来临,天空即将下雪,能否喝上一杯呢?
【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出处】唐·白居易《问刘十九》【意思】 绿色的酒渣浮在新酿的米 酒上,红泥的小火炉炭火正旺。夜色降 临,天要下雪,咱们围着炉边喝上 -
渐丰子恺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曾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
-
初予以子袁子同为太学 ① 官, 子袁子录 ② 也, 予博士 ③ 也, 志同志、行同行、言同言也。后一年,子袁子分教严陵 ④ 。后一年,予出守临漳相 ⑤ , 见于严陵,相劳苦相乐,且相楙 ⑥ 以学。子袁
-
知名摄影师陈志芳老师微信上发了一组美到极致的照片,片中七彩的水梯田摇曳着妩媚而灵性的身影,诱惑着我不安分的想要飞奔而去的心。我问陈
-
宋词典故·红泪一包 【出典】 唐·韦庄《伤灼灼》诗:“尝闻灼灼丽于花,云髻盘时未破瓜。……”诗题原注:“灼灼,蜀之丽人也。近闻贵且老,殂落于成都酒市中,因以四韵吊之。”(见《全唐诗》卷七○○)宋·张君
-
旋制离歌唱未成。阳关先画出,柳边亭。中年怀抱管弦声。难忘处,风月此时情。夜雨共谁听。尽教清梦去,两三程。商量诗价重连城。相如老,汉殿旧知名。
-
中国历史进入到春秋战国时代,曾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重大变革,这就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