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
宋·戴复古
山崦谁家绿树中, 短墙半露石榴红。
萧然门巷无人到, 三两孙随白发翁。
万竹梢头云气生, 西风吹雨又吹晴。
题诗未了下山去, 一路吟声杂水声。
〔山崦〕山的西面。崦,即崦嵫山,系传说中太阳西落的地方,这里引申借指西面。
几番吟诵,掩卷玄想,诗人所描绘的山村风情是如此幽雅恬静,令人心向往之,惆怅不已。小小山村景色经过作者的巧妙点染,竟似气象万千,颇为耐人品味。这短短的一首小诗,委实象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能时时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观全诗,其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察力和传达审美意象的能力。在作者笔下,展示了诗人以其特有的审美眼光捕捉到的三幅山村风情画:其一,“万绿丛中一点红”——以色彩美取胜的画面。绿树掩映中的山村人家因为“短墙半露石榴红”而于静谧中显露出勃勃生机。绿树红花,相映成趣,相辅相成。它们的组合最能代表盎然的生机、葱茏的春意。其二,“三两孙随白发翁”——以生活情趣见长的画面。一面是门巷萧然,无市声的喧闹,无闲人的烦扰;另一面是黄口小儿与白发老翁怡然嬉戏,其乐融融。这情景既不乏宜人的清静,又充满生活的温馨,其间的和谐美令人怦然心动,乐在其中。其三,山间阴晴晦明、烟云缭绕的风光图。清雅峭拔的竹林,既能掩映艳阳的金辉,又可获得雨露的滋润。云气翻卷,形态变幻,以其动态形象来映衬着山村的幽静恬淡。由生机勃勃的色彩到情趣盎然的嬉戏,再到景象万千的山区气候,诗人的确成功地选取了表现山村风情的典型画面。面对如许美景,诗人自己仿佛也被陶醉了。丰富的审美感受急欲传达出来与人分享,所以他题诗未了便忙于下山,一路琅琅吟诗的声音又与那潺潺流水的声音相混杂而构成了和谐的变奏。至此,诗人自己对诗歌境界的参与使全诗在结尾处达到了情感表现的高潮,从而颇为洒脱地完成了全诗。
毫无疑问,本诗是一首耐人把玩品味的佳作。它那明快晓畅的诗歌语言描写情景颇为生动传神。作者不借重错采镂金的堆砌,也不依赖更多的修辞手法,在洗净铅华、一任自然的平实描述中便把读者引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美的境界,令人在其中尽情徜徉,留连忘返。这显示了作者的审美创造功力已渐入佳境,其诗歌创作更臻圆熟洗炼了。
-
咏山泉储光羲①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②,年年长自清。【注释】①储光羲(
-
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载鸣残月没,征马重嘶行人出。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生离别,
-
刘鹗 晚清著名长篇小说《老残游记》系刘鹗(1857—1909)所作。1903年刊登在商务印书馆的《绣像小说》上,但刊登到第13回时突然中止了。原因是,《绣像小说》改动了第10回的结尾部分,并删去了《老
-
就其所用词语看,全词所用也无非是宋词中惯用的语汇,如柳外高楼、芳草斜阳、梨花带雨、黄昏杜鹃。但是正像有才情的作曲家仅凭借七个音符的不同组合就能构成无数美妙的乐章一样,这首词也以其富有感染力的意象组合和不露痕迹而天然精巧的构思,描写了一个
-
讲话与不讲讲话,包括闲谈,包括演说。我们做人,还是多讲话的好呢?还是不讲话的好?讲话可以现露才学;不讲,岂不类乎傻子?但是古人中有
-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寘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贪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作品赏
-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地。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麇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
-
风卷飞花自入帷,一樽遥想破愁眉。泥深厌听鸡头鹘,(蜀人谓泥滑滑为鸡头鹘。)酒浅欣尝牛尾狸。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殷勤送去烦纤手,为我磨刀削玉迹
-
这首诗作于诗人初次前往真州的船上。诗人着意描写长江江面上的秋天景色,目的是为了排遣自己贬谪路途中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在首联和颔联中,作者写了“落日”、“雾霭”、“山峰”、“北斗星”等景象,体现了路途的幽远与孤寂。作者融情入景,看到如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① 。(《老子·二十二》) 【注释】 ①曲:委曲。枉:屈。敝(bì):破旧。 【译文】 委曲反而能求全,屈就反而能伸展,低洼反而能充满,破旧反而能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