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杜司勋》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这是一首怀念并赞美杜牧的诗,作于大中三年(849)春。当时杜牧任司勋员外郎,与诗人同在长安。
首句凌空起势。诗·郑风·风雨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兴起怀人之情,这里即用“风雨”引出对杜牧这位斯文之士的感怀;而登楼四顾,风雨凄迷的景象又暗透出凄黯的时代氛围。“伤春”之意已经暗含。次句由怀杜说到自己。诗·邶风·燕燕用“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兴起送别,此处用其字面,既寓“伤别”之意,又是自伤翅短力微,不能奋飞远举,赶不上同群。
三、四句承上“伤春”、“伤别”的意蕴,极力推重杜牧的诗歌。伤春,即“高楼风雨”的伤时忧世之意;伤别,即“短翼差池”的自伤身世之情。它们不但概括了杜牧诗歌的基本内容与主题,而且显示了它的重要风格特征——带有那个衰颓时世所特有的感伤情调。“刻意”二字,强调其创作态度之严肃,运思之深至,暗示这种“伤春伤别”并非通常的男女相思离别,而是“忧愁风雨”,“可惜流年”,伤心人别有怀抱。末句更以“唯有”重笔钩勒,对杜牧在当时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作了热情的赞誉。
何焯说:“高楼风雨,短翼差池,玉谿方自伤春伤别,乃弥有感于司勋之文也。”李商隐之所以能成为杜牧的真知音,正因为他在诗歌创作上是杜牧的同调。“刻意伤春复伤别”,不但赞杜,亦属自道。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也主要取决于建筑在深切体验基础上的真正理解和深情赞叹。正是这种内在的抒情因素,使这首诗有别于一般的论诗绝句,而具有知音之歌的品格。同心相应,同气相求,诗人在评赞杜牧的同时,也就抒发了自己对时代和身世的深沉感慨;而在“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的赞叹中,似乎也包含着诗坛寂寞、知音稀少的弦外之音。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忠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诗名里带忠字的诗词,诗名里带忠字的诗词,关于忠字的诗句。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
-
且喜同年满七旬,莫嫌衰病莫嫌贫。已为海内有名客,又占世间长命人。耳里声闻新将相,眼前失尽故交亲。尊荣富寿难兼得,闲坐思量最要身。
-
别君二十载,坐失两鬓青。吾道虽艰难,斯文终典型。屡作退飞鹢,羞看干死萤。一落戎马间,五见霜叶零。夜谈空说剑,春梦犹横经。新科复旧贯,童子方乞灵。须烦凌云手,去作入蜀星。苍苔高朕室,古柏文翁庭。初闻编简
-
“一·二八”淞沪抗战是1932年1月28日,中国军队在上海抗击日军的抗日斗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企图侵占上海作为继续侵略中国的基地。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本海军陆战队从租界向闸北发动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扩写古诗词的方法,内容包括扩写古诗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古诗改写的方法,如何扩写古诗。这是苏轼游西湖的一篇诗作,大致可改写这样: 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苏东坡和朋友正在西湖上泛舟饮酒,突然乌云翻腾,暴雨突至,象墨汁一样的浓
-
夜半幽梦觉,稍闻竹苇声。起续冻折弦,为鼓一再行。曲终天自明,玉楼已峥嵘。有怀二三子,落笔先飞霙。共为竹林会,身与孤鸿轻。秀语出寒饿,身穷诗乃亨。禅老复何为,笑指孤烟生。我独念粲者,谁与予目成。
-
莫泊桑 (赵少侯 译) 世上有这样一些女子,面庞儿好,丰韵也好,但被造化安排错了,生长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她便是其中的一个。她没有陪嫁财产,没有可以指望得到的遗产,没有
-
《字人无异术,至论不如清。》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蔼蔼春景余,峨峨夏云初。躞蹀退朝骑,飘摇随风裾。晨从四丞相,入拜白玉除。暮与一道士,山寻青溪居。吏隐本齐致,朝野孰云殊。道在有中适,机忘无外虞。但愧烟霄上,鸾凤为吾徒。又惭云水间,鸥鹤不我疏。坐倾数杯
-
这首词起句紧紧扣住题目中的“大风雨”,用“骤”和“驰”二字给人以迅疾、突兀的感觉,使“大风雨”具体化、生动化。但和“雨骤风驰”造成的急风暴雨式气氛相对应的舟和舟上的人,却活泼而惬意,驾着小船轻快地度过了溪湾。更让人惊奇的是大风雨中“江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