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辛弃疾《水调歌头》》原文、鉴赏和赏析
辛弃疾
壬子三山被召①,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②。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③。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④。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⑤。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⑥。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⑦。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⑧,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⑨,归与白鸥盟⑩。
注释 ①“壬子”句:光宗绍熙三年(1192)冬,稼轩在福建提点刑狱任上,奉诏赴京师。②陈端仁:陈岘,字端仁,闽县人,曾帅四川,时废退在家。给事:官名,即给事中。③短歌行:汉乐府曲名。④“何人”二句:史记留侯世家载戚夫人泣,高祖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曾作凤兮歌:“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⑤“余既”三句:用离骚诗句:“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滋,种。畹(wǎn):古时以十二亩为一畹。英,花。⑥“门外”二句: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缨(yīng),帽带。⑦“一杯酒”三句:化用西晋张翰语:“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世说新语任诞)⑧“悲莫悲”二句: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识。”⑨“富贵”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⑩白鸥盟:与白鸥结盟,指隐居。
沧浪独钓图 【明】 盛著 辽宁旅顺博物馆藏
鉴赏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末,辛弃疾遭到弹劾,落职家居江西上饶,一直到十年之后,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才被重新起用,出任福建提点刑狱使。三山指福州,即稼轩的任职地。福州城因有九仙、闽山、越王山而得名“三山”。词序所言“壬子”即绍熙三年,这年的年末,稼轩奉诏赴京师临安,闽县人陈岘为其饯行。
这首作于饮饯席上的答别之作可以与稼轩四年之前所作的沁园春(老子平生)并读。当时,罢职在家已有七八年的稼轩忽然得知邸报中传出自己因病去官的荒唐消息,哭笑不得,于是赋词以抒己怀,表明自己甘于引退,与青山白鸥为伍,同时流露出忧谗畏讥之意。词作以一系列的典故和成句表达了层次丰富、迂回曲折的感情。这首词亦是连缀了大量的典故和前人成句,几乎达到了不自作一语的程度,接连不断的故实形成异常繁复的文意。稼轩词好堆叠典故的特点屡为人诟病,这首词就是“掉书袋”的典型。好在本词虽连续用典使事,但遣词造句十分平易自然,且以己意一气贯之,读来明白晓畅。典故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往往可以作多重理解,这就造成了词意的繁复和含蓄蕴藉,需要我们前后联系,逐层体会。
词作以一长一短的对比开篇,歌短而恨长,两个“长恨”的叠用使别恨愈发绵长不绝。“短歌行”是乐府曲名,多为饮宴席上的歌辞,这里提及“短歌”,一方面是与“长恨”相对,另一方面则是应题中之景,暗合席上之意。“裁”字生动,悠悠长恨只有经过剪裁,方能容纳于短章之中。后两句的“楚舞”“楚声”糅合了刘邦、戚夫人以及楚狂接舆两个典故,稼轩借此暗示再次出官赴任心中自有苦衷。楚国的隐士曾当面讽刺孔子跻身于从政者之列,论语称其曰“楚狂”,“狂”字蕴涵不屑于世、不容于世之意,词人以楚狂自比,用意可以想见。这两句以“何人”发问,兴知己难求之叹。同时,词句强调楚国之舞,楚国之狂,意在引出下面楚大夫屈原的诗句。滋兰九畹、树蕙百亩、秋菊餐英全部化自离骚诗句,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怀着满腔爱国赤诚遭到流放的屈原,在忧思愤郁之中写下的离骚,以大量香草美人的意象暗喻自己的高洁品性,他佩兰餐菊、洁身自好,而下面写沧浪之水的两句紧承此意。楚辞渔父写流放之后,形容枯槁、游于江潭的三闾大夫与渔父之间的对话,其实是屈原心中两种思想的交锋,一是坚持自洁其身,决不与世合污,另一种则是随波逐流,与世俯仰。最后渔父融合这两种选择,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本词仅截取前两句,表明词人坚持操守的决心,以自身的修美藐视世间的污浊。上片连用与屈原相关典故和成句,大有清者自清之意。
较之上片,下片由傲世转向自适,把握当下、珍视己身的意味甚浓。世说新语任诞载西晋张翰为人放纵不拘,凡事只求适己,别人劝他考虑身后之名,他潇洒地回答说,身后之名,不如当下的一杯酒。稼轩将张翰的否定句化为一个疑问句,更具启示性。表达了对身后名的不屑之后,词人进一步以夸张的手法从根本上颠覆了对世间事的轻重的常规看法:毫发重而泰山轻。毫发是与人直接相关的根本的或者说内在的东西,而泰山指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外在的功名事业,这几乎是对前面词意和一系列故实的一个概括总结。下面的两句依然用楚辞成句,只是去掉了两个“兮”字,这一层主要是为切合送别与答别的题意,抒发依依惜别的儿女常情。最后两句全然是“归去来兮”之意。归耕田园的陶渊明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稼轩易“愿”为“事”,隐隐流露不遇之悲。他在罢职退居带湖别墅之初曾与绝世幽居的白鸥为盟,此后反复在词中表露盟鸥之意,与青山鸥鹭为盟的生活状态已然成为他的精神寄托。这个结尾表明了自己的选择,同时也是向世人的一个宣言。
整首词虽全用前人故事和言语,抒发的却是明确的自清、自适之意。词人将屈原、陶渊明、张翰引为同类,当然,三人的思想本身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词作所表达的思想是复杂的,其中既有洁身自好的信念又有及时行乐的想法,既有儿女情长又有绝世之意。始终以建功立业为念的稼轩经历了十年的闲居,刚刚被起用不久,却在词中表达了如此深浓的退隐之意,“应景”之外,复杂的心态可想而知。(刘珺珺)
集评 清陈廷焯:“一片悲郁,不可遏抑。运用成句,长袖善舞。郁勃肮脏,笔力恣肆,声情激越。”(云韶集卷五)
清沈雄:“东坡中秋词,前段第三句作六字句,后段‘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又似四字七字句,词品所谓语意参差也。稼轩席上作‘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与‘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类是。”(古今词话词辨下卷)
-
论题解析 [解题]美与丑(beauty and ugliness),即美丽与丑陋。美,是让人感觉赏心悦目的,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的事物。而丑,是让人感到不舒适的,反感的事物,与美相反。 [析题]有的人可
-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出处】唐岑参《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 【翻译】此情此景令人彻悟了佛理,美妙的善道是我历来所尊崇。今后我决心挂冠隐去,以佛道为凭藉超
-
古驿无人雪满庭,有客冒雪来自北。纷纷笠上已盈寸,下马登堂面苍黑。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我酌徐徐不满觥,看客倒尽不留湿。千门昼闭行路绝,相与笑语不知夕。醉中不复问姓名,上马忽去横短策。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必读古诗词陈益杰,内容包括“周国安仁”和“牧童”都是小学生必读的《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七十五首,小学生必读古诗文75首。1 江南(江南采莲) 2 歌行(青青园葵) 3 敕勒歌(敕勒川) 4 咏鹅(鹅鹅鹅) 5 风李峤(解落三秋叶) 6 咏柳(碧玉妆树高)
-
临危而智勇奋,投命而高节亮。|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临危而智勇奋,投命而高节亮。》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名句】大丈夫不怕人,只是怕理;不恃人 ① ,只是恃道。 【译文】大丈夫不怕人,只怕理;不依靠他人,只依靠道理。 注释 【注释】①恃人:依仗他人。
-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
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①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②。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注释】①
-
秋梦里落花成殇秋风瑟瑟的日子滑落一地的忧伤,印在五彩斑斓的秋叶上。一痕落叶,呜咽地守住最后的生命,顽强地与风雨抗争。守住的是离离秋
-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出处】唐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 》。 【意思】竹林寺在苍茫的暮色中隐现,钟声的回音传得很远很远。 【全诗】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