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淮南子》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 全文、注释、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淮南子》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 全文、注释、鉴赏

〔诠言训〕 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于反性;反性之本,在于去载;去载则虚,虚则平。平者,道之素也;虚者,道之舍也

〔注释〕 ① 载: 是指内心世界的一种精神负担。 ② 素: 本色,本来的面貌。舍: 藏身的处所。

【鉴赏】 此语出于诠言训。这段话既是黄老道家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的贯彻。
民本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西周开创者那里,他们在伐商兴周的历史变革中便已深切地领会到民众的力量,故而反反复复告诫自己的子孙们: 千万不要忽视民众的力量,要以民为本。以至到了残暴的周厉王时代,贤明的召公仍然劝诫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虽然这里的“民”与我们今天理解的“人民”有所区别,但是“民”、“百姓”一直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语·宪问记载有:“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子路问孔子如何才算得上个君子?孔子首先回答说:“修养自己来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子路进一步追问是不是还有更高的标准呢?孔子进一步回答道:“修养自己来安抚亲友。”当子路再次追问“是不是还有更高的君子标准”的时候,孔子说:“修养自己来使所有老百姓安定。这种君子标准,恐怕连尧、舜都还没有完全做到哩!”在这里,“修己以安百姓”成为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也是儒家式的具有道德色彩的“以民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另外,老子等先秦道家也极力主张“以民为本”。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屡屡告诫统治者要重视民众的力量,要以民为本,“以百姓心为心”。如老子·七十四章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黄老道家与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差异性。先秦儒家主张通过统治者道德修养,以自己的榜样力量,以身作则,通过仁义礼智等道德教化来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相对而言,黄老道家则表现出“无为”的特征来。诠言训说:“为治之本,务在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于反性;反性之本,在于去载。”他认为,统治者应该抛弃内心世界那些多余的精神欲求(“去载”),返归自己虚静平和的天性(“反性”),节制自己过度的物欲(“节欲”),减少徭役(“省事”),不夺农时(“勿夺时”),从而使民众可以丰衣足食(“足用”),从而可以收到民安国治的社会效果。淮南子在这里把“为治”、“安民”的落脚点放在“省事”、“节欲”、“去载”上,而这种“去载”、“节欲”、“反性”、“省事”行为正是黄老道家竭力提倡的“无为”原则下的治国方略。
猜你喜欢
  • 《悼丁君 赏析》

    作于:(1933年) 六月丁君,即女作家丁玲,曾于1933年5月在上海被国民党被捕,当时盛传她在南京遇害。《鲁迅日记》1933年6月28日,诗中“夜气”作“遥夜”,“压”作“拥”,“瑶”作“湘”。①贺知章《咏柳》:

  • 《江行日记二则》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江行日记二则》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全文形象描绘了作者乘船游江的景色和感受。文章细腻动人,文字流畅自然。欧阳修运用诗意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的浩渺和壮丽,作者对江行的喜爱与向往也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这篇文章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它展示了欧阳修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细腻的观察力,被誉为北宋散文的典范之作。

  •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享受生活诗歌

    蝜蝂是一种喜欢背东西的小虫,看见东西就喜欢捡起来背着,直到被压得爬不起来。有人因为可怜它而替它拿掉,它却一如既往地捡东西背,最终逃不掉累死的命运。

  • 柳宗元《柳州峒氓》全诗赏析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 柳永《八声甘州》诗意|阅读答案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绿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

  • 李白《五松山送殷淑》全诗赏析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 《昭君怨 梅花赏析》

    【注释】:郑域,字中卿。宋人张炎说 :“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物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 一看意思,全在结句。”以词贵在神似与形似之间,它只抓住腊梅的特点,稍加点染,重在传神写意,与张炎所提出的要求,大概相近,风格质朴

  •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郑防,是收藏惠崇、郭熙等画的人。画夹,藏画的夹子,类似现代的画册。这一组诗共五首,分别题咏五张画,今鉴赏第一首。 惠崇善画,已见前面

  •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出处】唐白居易《 琵琶行 》 【意思】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像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

  •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