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巫》原文、注释和解析
唐·罗隐
楚荆人淫祀者旧矣2。有巫颇闻于乡闾3。其初为人祀也,筵席寻常,歌迎舞将4,祈疾者健起,祈岁者丰穰5。其后为人祈也,羊猪鲜肥,清酤满卮6,祈疾者得死,祈岁者得饥。里人忿焉而思之未得7。
适有言者曰8:“吾昔游其家也,其家无甚累9。故为人祈,诚心罄乎中10,而福亦应乎外。其胙必散之11。其后男女蕃息焉12,衣食广大焉,故为人祀,诚不得罄乎中,而神亦不歆乎外13。其胙且人其家。是人非前圣而后愚,盖牵于心,不暇及人耳。”
以一巫之用心尚尔,况异于是者乎!
1本文选自谗书。荆巫即荆楚之地的巫人。2楚荆:今两湖地带,古为楚国。楚,别称荆。淫祀:民间流行的祭祀。3乡闾:乡里。4歌迎舞将:用歌舞迎神送神。将:送。5岁:一年的收成。丰穰(rang):丰熟。6清酤:清酒。卮(zhi):酒器。7里人:乡人。8合适:恰好。9累:负担。10罄:显现。中:指内心。11胙(zuo):祭肉。12蕃息:滋生众多。13歆(xin):飨,祭祀时神灵先享其气。
【析点】 荆巫“初为人祀”,尽管“筵席寻常”,但一心履行着为人祈福禳灾的神圣职责,获得了“颇闻于乡闾’的好名声,正是俗言所谓“心诚则灵”。其“后为人祈”,鲜肥的羊猪、满卮的清酒,名为娱神,实则是为了中饱私囊。私心作祟,神灵自然“不歆乎外”,自然也就声名狼藉了。作者本意在于以小喻大,借题发挥,“一巫之用心尚尔,况异于是者乎!”将矛头暗指晚唐腐朽的统治阶层“非前圣而后愚,盖牵于心,不暇及人尔”,一语中的,揭露了晚唐官僚因私害公,不恤民生的丑行。
篇中借寓言故事来说理,含蓄蕴藉,机锋暗藏,好似无形的匕首和投枪。这与作者生当晚唐黑暗动荡之时,自身失意落魄,历尽坎坷,对现实看得更为透彻了悟是分不开的。鲁迅曾将晚唐战斗的小品文誉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罗隐充满抗击奋争之辞的小品文在晚唐小品中更是独树一帜
-
绿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
-
蒋介石下野是蒋介石在与汪精卫斗争中采取的一种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的策略。南京政府是政治斗争的产物,它一开始就处在内外交困之中,外临列强的观望怀疑,内遭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反对,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何应钦也自
-
女冠子 【宋】蒋捷 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
-
[明]唐寅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一不谨慎,犯了错误,
-
这首诗以概括洗练的笔法描绘江南春色、春声与建筑,写出了辽阔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与深邃迷离,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热爱。也有人认为此诗借楼台虽在而南朝已亡讽刺唐代佞佛政策。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烽火传递信息的古诗词_,内容包括关于烽火的古诗词,关于烽火的诗句,和驿站,烽火信息交流方式有关的古诗词。如下,望采纳:烽火【作者:韩愈】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王城富且乐,曷不事光辉。勿言日已暮,相见恐行希愿君熟念此,秉烛夜中归。我歌宁自感
-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
-
[唐]卢照邻 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浮云卷霭,明月流光。荆南兮赵北,碣石兮潇湘。澄清规于万里,照离思于千行。横桂枝于西第,绕菱花于北堂。高楼思妇,飞盖君王。文姬绝域,侍子他乡。见胡鞍之似练
-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四首全文朗读(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四首古诗,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四首全文朗读,内容包括小学6年级上学期古诗四首,六年级古诗四首经典诵读串词,六年级上册语文书四首古诗或词。诗经采薇改写故事:回想当初,离家之时的我还正年青,在那个春风和煦、杨柳依依的日子,伴着鸟儿在枝头的吟唱,我站在树下与我的妻儿、我的父母、
-
君子体清尚,归处有兼资。虽然经济日,无忘幽栖时。卜居旧何所,休浣尝来兹。岑寂罕人至,幽深获我思。松涧聆遗风,兰林览馀滋。往事诚已矣,道存犹可追。遗子后黄金,作歌先紫芝。明德有自来,奕世皆秉彝。岂与磻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