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清平乐》(黄庭坚)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清平乐》(黄庭坚)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在古典诗词里常常是一种美好事物的象征。在这首词里,词人以委婉深曲的笔触,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词气疏宕,意境清逸,给人以美的感染。

暮春时节,春色将残,词人因“春归”而感到若有所失,不禁茫然发问: “春归何处?”这一问,暗中点明题旨,隐隐露出惜春之意。由于不知春的去向,因而有寻春之举,但是寻来寻去,惟见一片沉寂,春之来既无声无息,春之去也无踪无影。“寂寞无行路”紧承上句,似答非答,含情不露,耐人寻味。“寂寞”两字,既写出春归的无迹可寻,也暗示词人的孤寂无慰。“若有”两句,笔锋一转,翻出新意,把词人无可奈何的惜春、恋春之情,表现得更深一层。面对阑珊的春色,词人忽发奇想:是不是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呢?能不能唤回春天一起同住呢? “若有人”语气不肯定,仅仅是一种设想,实际上并无其人,所以,这两句虽然透露出一线希望,实际上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词的上片,一开章便把春天拟人化,赋予春天以感情,以灵性,同时塑造了一个痴情的惜春人形象,他痴情到春可问、可寻、可唤取、可同住,这种写法看似“无理”,却是“有情”。清代的词论家贺裳称此为“无理而妙”。因为它比按生活的常情和事物的常理,直观地描述出来,更能扣人心弦,艺术效果也更强烈。

下片,词意紧承上片而再作转折。寻春,春不见;留春,春不住。看来,春既无去处,又无去路,人们是无法知道它的行踪的。那么,常常与春天一同出现的黄鹂又怎么样呢?它也许能知道春天的踪迹吧? “问取黄鹂”真是想入非非,一片痴情。这种深入一层的写法,把惜春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给人以曲折、新颖、深厚的感觉。词的前六句,或作设想语,或作痴情语,都是虚写,结尾两句始为描述语,转而写实。黄鹂百啭千回,歌声悦耳,似乎是在告诉词人春天的行踪所在,可是,鸟虽似解人意,人却不晓鸟语,这样一来,“春归何处”,也就终于得不到解答了。“百啭”句答而不解,以有答代替无答,有答等于无答,用笔婉曲,咀之而愈有味,品之而意无穷。最后,由于无人能理解黄鹂的啼语,它只好趁着风势掠过蔷薇花丛,远远地飞走了;这表明,春天确已一去不复返了。词的结语,显然是从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乱红飞过秋千去”化出,由于化得巧妙,似比欧公原句更有情味。

此词短短八句,用笔回环曲折,忽开忽合,忽虚忽实,把惜春之意,伤春之情,曲曲传出,而终于不肯一语道破。结句,用蔷薇盛开显示初夏景象,用夏已来暗示春已去,含蓄蕴藉,余韵悠然。“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洵为词中妙品。

山谷词云: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王逐客云: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体山谷语也。(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

猜你喜欢
  • 苏轼《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全诗鉴赏

    云师来宝山,一住十五秋。读书尝闭户,客至不举头。去年造其室,清坐忘百忧。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今来复扣门,空房但飕飀。云已灭无余,薪尽火不留。却疑此室中,常有斯人不。所遇孰非梦,事过吾何求。 作品赏

  • 《槐花魂》陈齐贵散文赏析

    乙未年五月,我去海洋岛某部执行军区理论宣讲任务,有幸看到槐花盛景,那看着嘟噜噜,闻着香幽幽,尝着甜丝丝,飘着雨蒙蒙的熟悉印象,瞬时

  • 新时代的温度: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

    【4318】新时代的温度: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李维著,东方出版社,22 8万字,2019年7月第1版,49 8元)5章:[1]不忘初心,把人民放在心

  • 苏轼《戚氏》全诗鉴赏

    玉龟山。东皇灵媲统群仙。绛阙岧嶢,翠房深迥,倚霏烟。幽闲。志萧然。金城千里锁婵娟。当时穆满巡狩。翠华曾到海西边。风露明霁,鲸波极目,势浮舆盖方圆。正迢迢丽日。玄圃清寂,琼草芊绵。争解绣勒香鞯。鸾辂驻跸

  •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出处】唐王昌龄《 塞下曲四首(其一) 》。 【意思】从古以来幽并豪客慷慨赴边沙场终老,谁学那游侠浪子只是矜夸手中剑利、座下马好。 【全诗】 《塞下曲四首(其一)》

  • 〔法国〕内尔瓦尔《西尔维》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法国〕内尔瓦尔 【原文】: 我昏昏欲睡,整

  • 苏轼《食荔支二首(并引)》全诗鉴赏

    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谓将军枝。今风大熟,赏啖之馀,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料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分甘遍铃

  • 欧阳修《感二子》全诗鉴赏

    黄河一千年一清,岐山鸣凤不再鸣。自从苏梅二子死,天地寂默收雷声。百虫坏户不启蛰,万木逢春不发萌。岂无百鸟解言语,喧呼终日无人听。二子精思极搜抉,天地鬼神无遁情。及其放笔骋豪俊,笔下万物生光荣。古人谓此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注释】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赡:足,够。 诚:真心实意。 【赏析】 孟子崇尚仁政德政,反对非正义战争,反对以武力压服人。他说: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 玄鸟生商

    玄鸟生商是关于商的先祖出生的一个神话传说。商人的祖先,传说是高辛氏的后裔,是诸夏之族中有着悠久历史的部落之一。很早以来,这个部落就在阏伯等首领率领下,定居在孟诸泽畔的商丘,商人就是在这一带发展起来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