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渊明集》原文|翻译|赏析
宋·陆游
吾年十三四时,侍先少傅居城南小隐2,偶见藤床上有渊明诗,因取读之,欣然会心。日且暮,家人呼食,读诗方乐,至夜卒不就食。今思之如数日前事也。
庆元二年岁在乙卯3,九月二十九日山阴陆某务观书于三山龟堂4,时年七十有一。
1渊明:东晋大文学家陶潜,字渊明。2少傅:古官名。先少傅指任少傅的一位前辈,时已死。3庆元二年: 1195年。庆元:宋宁宗年号。乙卯:乙卯年。“二年”当是“元年”之误。因为“庆元二年”是“丙辰”年,与“岁在乙卯”不合。与陆游“时年七十有一”亦不合。4三山:地名,在浙江省绍兴市。
【析点】 这是一则富有诗意、诗趣的小跋。作者写跋,未对渊明及其诗集作直接评价,而是以不足百字的小文,叙述了一段温馨的往事。
那还是作者十三四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渊明诗,读来“欣然会心”,爱不释手,日暮“家人”呼唤晚餐,也不肯去,全然陶醉在渊明诗的意境之中了,以至“至夜卒不就食”。作者以至纯至厚的审美感受,形象地赞美了陶诗的至高艺术魅力。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作者在小跋后不仅详尽地注明此文的写作时间、地点,而且还特别写明一己的年龄“时年七十有一”。这一笔自然是与文中“今思之如数日前事也”叹语相关联,令读者产生一种“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陆游:秋夜读书诗)的惆怅滋味。对于这种审美感受,朱自清先生有段妙语:“飞去的梦因为飞去的缘故,一例是甜蜜蜜而又酸溜溜的。这便合成了别一种滋味,就是所谓惆怅。”(〈忆〉跋)同时,作品也让读者想到,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写此小跋是非常严肃认真的,表达了作者对于诗人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景仰与钟爱。
小跋谋篇别开生面,运笔精炼周密,用情真挚浓郁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注释】 选自《墨子·兼爱中》。 若:像。 【赏析】 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征讨,家与家之间互相争斗,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君臣之间相互不信任,父子之间相互不慈爱,兄弟之间相互不协调合作。墨
-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作品赏析【鹤注】诗云“四十明朝过”,则是天宝十载为四十岁。《唐书·世系表》:杜位出襄阳房,为考功郎中、
-
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带随车。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寒鱼渐可叉。
-
【名句】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语出宋代苏洵《心术》。忍一忍就可以戒除种种鲁莽行为,沉静一下就可以克制种种冲动。说明遇事要沉着冷静,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
人道之交以诚信,诚信不磨,非惟自成,亦足成人;诈伪无据,非惟自败,亦足败人。|什么意思
《人道之交以诚信,诚信不磨,非惟自成,亦足成人;诈伪无据,非惟自败,亦足败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
-
古文·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
-
古文观止·清文·龚自珍·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古诗词朗诵活动校长总结词,内容包括小学诗歌朗诵活动总结作文急啊~~~,古诗词诵读社团活动总结,诗歌朗诵活动总结怎么写。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了。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广泛地阅读了诗歌,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
-
金·刘著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闲。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星点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