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蜀先主庙》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刘禹锡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①,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②。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③,来舞魏宫前。
这首诗是大诗人刘禹锡被贬夔州瞻仰了蜀先主刘备的祠庙后作。诗意既颂扬了刘备的雄才大略,建立蜀国的历史功绩; 也批判了刘禅的平庸无能,终至国亡家破。诗题虽标明是 蜀先主庙,但内容并未提涉到庙,而是以略景重情的手法,评论蜀国兴衰成败的原因,发挥个人的感慨。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其结构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前两联着力推崇刘备创业的功绩; 第二层后两联批判刘禅的无能与无耻。首联以“天下英雄气”肯定刘备是气薄云霄的英雄人物,虽历千秋万载,仍使人感到凛凛如生。颔联承受“天下英雄气”的意旨,畅书刘备建立蜀国,与魏、吴三分天下“势分三足鼎”的杰出功绩,紧接着更进一层“业复五铢钱”,即只有恢复汉室才是刘备的最高理想。为什么刘备能取得这样的丰功伟绩呢?诗人在颈联笔力一转,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得相能开国”,赞誉刘备有识人之明,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君臣同心协力建立了蜀国。但结果是刘备不但恢复汉室的大志未酬,连蜀国基业也被灭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诗人笔锋再一转,“生儿不象贤”,蜀国江山是断送在平庸无能的后主刘禅手中。如果说“得相能开国”是创业的经验,“生儿不象贤”则是亡国的教训。诗人以一反一正的对比手法,吟出了感慨的心声。尾联“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诗人以含蓄、苍凉的用笔,从侧面写出亡国之君在迢迢千里外欣赏故里亡国之音,这是多么凄凉又辛辣的讽刺! 然而刘禅却厚颜无耻“乐不思蜀”,像刘禅这种毫无气节、昏愦无能的人掌国,无怪乎蜀国非亡不可。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意鲜明、脉络分明、结构紧凑、用字简练、跌荡曲折,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
洛阳堰上新晴日,长夏门前欲暮春。遇酒即沽逢树歇,七年此地作闲人。
-
第 387 页[①]易:看得轻易。前期:来日重见之期。这两句是说,他和范岫年轻时离别,那时都把来日重逢看得很容易。 第 387 页[②]衰暮:衰老之年。这两句是说,我和你现在都已衰老,不应该再离别了。 第 387 页[③]这两句是说
-
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我国民间又叫团圆节,这一天人们希望家人都在一起团聚,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享受人间团圆之福,所以民间又叫“女儿节”。连吃的东西也要有团圆的意味,除圆圆的月饼之外,我国中原和西北一带的人
-
林僻来人少,山长去鸟微。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将军犹汗马,天子尚戎衣。白蒋风飙脆,殷柽晓夜希何年减豺虎,似有故园归。
-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李乐薇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
-
淮上东来双鲤鱼,巧将书信渡江湖。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烈士家风安用此,书生习气未能无。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
-
【原题】:进贤道上老松奇古可喜去秋经从因命于空处补种今渐有生意
-
古文观止·清文·戴名世·鸟说 余读书之室,其
-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
-
一 巫山一段云bull;感怀 张子耀 雨洗风荷翠,鱼翔水带烟。云飞晴好艳阳天。相约晚霞前。 新月一弯谁品?寂寞箫声渐沈。重逢许是已无缘。初夏亦有寒。 二 锦缠道bull;歙县卖花渔村观梅 张子耀 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