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李清照《如梦令》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
【释】
1.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这两句是作者与侍女的问答。
2.绿肥红瘦:绿指绿叶,红指红花,风雨过后,绿叶更见青翠,红花却见零落,故说“绿肥红瘦”。以上三句是纠正侍女的答话。
【译】
昨夜风急雨骤,
深深的睡梦也未解去残酒。
轻轻地问一声那卷帘人,
她却说:“海棠花依旧。”
“唉!你哪里知道,应是
绿叶更肥,而红花残瘦。”
【评】
一首小词,却如同一出小品,一幕小剧,后台之背景与前台之人物、空间的铺陈(由室外而窗内)、时间的流逝(昨夜至今晨)、人物的动作、神态、对话无不一一活现纸面。甚至有情节,以情节展示不同的人物性格形象。“昨夜雨疏风骤”所带给女主人公与“卷帘人”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卷帘人”作为女主人公的对立面而存在,他或她(赵明诚或侍女)没有女主人公那种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致敏锐的感受,在他(她)的眼里风雨之后,一切如旧,而女主人公却叹口气,说:“知否,知否”(此二字之重叠,下得何其自然,如同口出,而神气皆现),“绿肥红瘦”,以色彩代替花叶,别出新意,透露了女主人公的那种悲天悯人的泛爱情调。有此种胸怀,方有后日之易安词也。
后人评此词为“短幅巾藏无数曲折”,是也。
-
作者: 张新科 【本书体例】
-
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天寒雁度堪垂泪,月落猿啼欲断肠。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
-
当铺,钱号,窄轨道,已经随着土皇帝的覆灭最后湮没了; 煤炭,汾酒,老陈醋,却在人民的生活里广泛散发着热力和芳香。山西是个宝地,太行山,吕梁山像两只巨大的膀臂从东西两面环抱着它; 黄河,汾河像两条鲜血流
-
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 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在中国近代史上,清代
-
旧相恩追后,春池赏不希阙庭分未到,舟楫有光辉。豉化莼丝熟,刀鸣鲙缕飞。使君双皂盖,滩浅正相依。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广德元年春至汉州时作,故云“春池赏不希”西湖在汉州,即所云城西池也。又曰:《
-
指没有外人知道。源自《后汉书·杨震传》:“密曰:‘暮夜无人知。’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杨震(?—124)是东汉有名望的大学问家。他出山做官以后,举荐了许多有才华、品德好的人。
-
【题 解】本则寓言选自《韩非子·说(shuì)难》,题目是编者加的。《说难》是韩非子的
-
楚匠饶巧思,秦筝多好音。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玉柱调须品,朱弦染要深。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筝未到,先寄诗来,走笔戏答来诗云:但愁封寄云,魔物或惊
-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作品赏析【注释】:天下久(一作乱)无君。舒可(一作
-
《尺八》 卞之琳 像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 三桅船载来了一支尺八, 从夕阳里,从海西头。 长安丸载来的海西客 夜半听楼下醉汉的尺八, 想一个孤馆寄居的番客 听了雁声,动了乡愁, 得了慰藉于邻家的尺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