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
【注释】
选自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苛政猛于虎:语出礼记·檀弓。
赋敛:横征赋税。
甚:超过。
是:这个。意谓苛政毒于蛇。
【赏析】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贬为永州(今属湖南省)司马期间所写。中唐时期,赋税、徭役沉重,农民生活极端困苦,不少人破产流亡。此文真实地展现了苛敛重赋下灾难深重的社会生活: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意思说:孔子说:“残酷的暴政比老虎还凶猛。”我曾经怀疑这说法。现在从蒋氏一家的遭遇来看,才相信了。唉!谁能想得到,赋敛的毒害竟比毒蛇还要厉害呢!
蒋氏一家三代以捕蛇为业,祖、父两代死于毒蛇之口,蒋氏自己也差点被毒蛇咬死。然而,即便在这种极端危险的境况下,蒋氏也不愿放弃捕蛇这一行。因为一年之中,他只冒两次生命危险捕蛇,其余时间,就可以坦然地过日子了。不像乡邻们,天天被催租逼税,受着死亡的威胁,有的人缴不够赋税,被迫离乡背井逃荒,一路上冒着酷暑严寒,受尽折磨,不是病死,就是饿死。 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只有自己捕蛇,才能生存下来。所以宁愿以捕蛇为生,即使有一天死于非命,也不愿转向种地,向官府缴纳赋税。
蒋氏的选择,令作者深深感到,苛捐杂税对百姓的残害甚于毒蛇。作者引用孔子的话“苛政猛于虎”来说明这个问题,一语千言,力敌万钧。孔子强调一个“猛”字,柳宗元强调一个“毒”字。蛇毒已经够毒了,而赋敛之毒,更甚于蛇毒。因此,作者的政治态度十分分明:他将深切的同情献给了苦难中的人民,而将尖锐的批评和抨击,投向了横征暴敛的封建统治者。
-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将军拥旄宣庙略,战士横行静夷落。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巴逾剑阁。阁道苕上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邛关九折无平路,江水双源有急流。征役
-
这是一首宫怨作品。此诗短短二十字,展示了一个深帷中寂寞的宫人的内心世界:她整日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她听不到枝头莺歌,只看见蝴蝶纷飞,这里用一个“歇”字,暗示出春光无情,即将远逝,又以一“多”字
-
谭嗣同(公元1865—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清湖南浏阳(今湖南浏阳)人。少喜经世致用之学,往来各地结交名士,主张变法图治。继而创办时务学堂,担任《湘报》主编,抨击清廷,宣扬变法理论。后被光绪帝召
-
【3383】火与烬:政治中的成与败(〔加〕叶礼庭著,黄天磊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5 9字,2017年9月第1版,38元)△共10章:[1]狂妄、雄心、
-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龋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
-
作者: 王瑞明 《元和郡县志》是唐代地理志的代表作,
-
“蝼蚁尚知贪生”,中国百姓向来自称“蚁民”,我为暂时保全自己的生命计,时常留心着比较安全的处所,除英雄豪杰之外,想必不至于讥笑我的罢。 不过,我对于正面的记载,是不大相信的,往往用一种另外的看法。例如
-
《常勤精进,譬如水长流,则能穿石.》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常勤精进,譬如水长流,则能穿石。》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不须天女来相试,总把空花眼里看。
-
泥沙难振拔,谁复问穷通。莫讶提壶赠,家传枕曲风。成谣独酌后,深意片言中。不进终无已,应须荀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