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观后效”的意思,出处,故事
汉安帝时,政治昏庸,达官贵人养妓蓄妾,角逐豪华,奢侈之风盛行于市。为此,汉安帝特别下了一道诏令,要惩治不法官吏。诏令指出,国家法律规定,百姓要多崇节俭,朝廷要躬自菲薄,大臣官员要做到食不兼味,衣无二彩。当今虽是丰足之年,但国库仍无积蓄,还须从长计议。然而有不少官员,嫁娶婚丧皆穿绮罗,着珠玑,铺张奢华,为所欲为。国家多次明令禁止,司法官吏却无视法令,懒惰成性,由此下去国家将要衰亡,人民将要遭难。为此,诏令重申:“秋节既立,鸷鸟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即是说,顺秋行斩的法令既然制定下来了,就要像鸷鸟制服众鸟那样严格执行,再次重申这一点,用以考察大家今后执行得怎么样。
“以观后效”即由此而来。现多用来指对那些违法犯罪分子予以某种比较宽大的惩戒,以考察其改悔表现。
-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
-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长眉画了绣帘开,碧玉行收白玉台。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见我佯羞
-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
(常书鸿)《从铁马响丁当说起》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常书鸿从铁马响丁当说起》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常书鸿 在浩瀚的沙漠上,人们感到一种平凡隐约、不急不慢的丁当声,它们自远而近地划破万里长空。这声音仿佛告诉人们:在这无涯的沙漠中,夜虽阑啊,
-
这首词是作者与友人吴一鹏分别时的留赠之作。词中写离别的篇章,多叙情侣临歧之缠绵悱恻。本篇抒发友朋间的惜别之情,笔致清遒,又是一种面目。
-
《象传》又称《象辞》,简称《象》,解释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卦名、卦象、卦辞、爻辞,大约形成于战国后期,最晚不迟于西汉前期。
-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硕儒王通之孙。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召为王府修撰,因戏作《檄英王鸡》文,
-
谈虎三则(一)我所见的虎抗战八年中一直住在平江乡下,虽然七岁到十五岁的我没有单独进过大山,未于野外遇过虎,但是也曾夜里听过老虎叫,
-
和友人鸳鸯之什——崔珏翠鬣红毛舞夕辉,水禽情似此禽稀。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映雾尽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采莲无限兰桡
-
过秦论(上)过秦论(上) 西汉·贾谊 【题解】 贾谊是西汉初年杰出的辞赋家、政治家。他主张革新,整顿官场,清明吏治,因此触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