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范仲淹《剔银灯》》原文、鉴赏和赏析
范仲淹剔银灯范仲淹
范仲淹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①
昨夜因看蜀志②。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③。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尪悴④。只有中间,些子少年⑤,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⑥,问白发、如何回避。
人物图(之二) 【清】任薰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注释 ①欧阳公:即欧阳修。席上分题:指在酒席上拟定一些题目,分别赋诗填词,以助酒兴。②蜀志:晋陈寿三国志之蜀志。③“争如”句:怎及得上刘伶一醉。刘伶,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为人放诞,嗜酒如命。其妻劝其戒酒,刘伶假意答应,要对鬼神立誓。其妻遂备酒肴于神位前。刘伶却誓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誓罢饮酒食肉,颓然大醉。(世说新语任诞)④尪(wāng)悴:衰弱憔悴。⑤些子:一些。⑥一品与千金:权势和富贵。一品,唐宋时官员的最高级别,此处借指权势。千金,比喻富贵。
鉴赏 读者都很熟悉岳阳楼记中的那位范仲淹,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看到了这首主张消极无为、及时行乐的词作后,不少人不禁会疑惑不解:这难道是那位“心忧天下”的范仲淹吗?这分明应该是欧阳修、苏东坡或者辛弃疾啊。然而这首词的作者正是那位威震西夏、主持“庆历新政”的军事家、政治家范希文。
据宋史范仲淹传,词人年轻时锐意进取,立志革新,却屡遭小人诬陷,两度被排挤出朝。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词人回朝当上了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新政”(政治革新),这时欧阳修也已回京,成为他的重要帮手和莫逆之交。“新政”因遭守旧派官僚的阻挠,不久即告失败,词人遂于庆历五年再次被贬离京。本篇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之作,当写于这期间二人在朝共事之时。
本词写的是对历史的评价,对人生的看法。多以口语写成,词俊语爽,诙谐幽默,形象生动,颇为新奇。
上阕说因昨夜读三国志而不禁笑话起曹操、孙权、刘备辈机关算尽,也只不过闹了个天下三分的局面。与其像这样“徒劳心力”,还不如索性和刘伶颓然大醉一场来得痛快。下阕则化用了唐代白居易狂歌词的诗意。其诗云:“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痴。昼夜又分半,其间几何时!生前不欢乐,死后有馀赀。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人生七十古来稀”,再加上小的时候懵懂无知,老了又衰弱不堪,只有中间一点点青年时代最可宝贵,怎忍心用它来追求功名利禄呢?就算得到了功名富贵,请问能躲过老冉冉其将至的自然规律吗?正如汉代古诗古诗十九首所云:“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范仲淹此词也是“醉词之意不在词”,而在言词之外了。此词的写作环境是“席上分题”,即酒席上赋诗填词,以助酒兴。在与老朋友一起喝酒、无拘无束地闲聊白话时,胸中有块垒,故须用酒浇之。本词是作者在酒酣耳热之际对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发牢骚、说醉话,也就决定了它的风格必然是戏谑的。眼看着努力执著的功业因为小人的破坏而功败垂成,他不免有些泄气和伤叹。语气虽然有些愤激,但细细品味,会发现作者的意识还是很清醒的。他意识到了生命的匆遽,况且“人世都无百岁”,再掐头去尾,短短几十年,不要浪费,而更要抓紧时间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方面有入世之志,一方面又不乏出世之想;一方面是“生死进退”之大的沉重话题,一方面又是“席上分题”的“游戏之笔”,于是不禁让人看到完全不同于岳阳楼记里的另一位范仲淹的形象。后来柳永、欧阳修、苏轼等人,都不乏这样的篇章。他们貌似豁达开朗,实则抑郁在胸,故作放达之词。
孟子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意思是说,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结合词人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人生经历,读者不难发现词人正是看穿看透了浮名小利的不足牵系,认识到生命的本质和死的意义,决心要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趁着有为之年去成就一番事业,而不是等到老年一事无成,空余白首之叹。如是观之,则此词里的范仲淹,仍是岳阳楼记里的范仲淹。范仲淹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并没有因为这几句牢骚话便有所损害,反而显得更加血肉丰满、栩栩生动。(李飞跃)
集评 宋龚明之:“范文正与欧阳文忠公席上分题作剔银灯,皆寓劝世之意。”(中吴纪闻卷五)
链接 剔银灯词牌。剔银灯为双调,七十字,仄韵。
宋代的酿酒技术与朱翼中的酒经。中国有着悠久的酿酒、饮酒的历史。唐、宋两代是中国酿酒取得长足进步的时期。唐代,中国人发明了红曲,并以此酿成“赤如丹”的红酒。宋代,制曲酿酒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公元1115年前后,朱翼中撰成酒经一书,书中对宋代流行的十三种酒曲的制法都有详细的记录,并按照制法将它们分为三类:(1)罨曲:就是把生曲埋置在麦秸之中,定时翻动;(2)风曲:就是用树叶或纸张包着生曲,挂在透风的地方;(3)曝曲,就是将曲团先放在草里,待生毛后把盖草去掉。朱翼中酒经中所记载的宋代制曲方法,比齐民要术中所记载的南北朝时期的酿酒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对后世的酿酒技术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制曲酿酒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咏史词。以缅怀古人、吟咏历史为内容题材的一类词体,谓之咏史词。从广义上讲,怀古词(参见第163页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链接)也属于咏史词,但怀古词一般皆须凭借古迹来吟咏历史,而咏史词则不限于凭吊古迹,可以较宽泛较灵活地吟咏历史。唐五代已有咏史词出现,如孙光宪的河传(太平天子)一首咏隋炀帝事迹、鹿虔扆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一首咏前蜀亡国的历史等。宋代的咏史词更多,当以范仲淹此首剔银灯词为最早。此词虽题曰“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但内容却是咏三国历史人物,大概当时“席上分题”所规定的内容就是咏史。与怀古词不同的是,一般咏史词皆不标明“咏史”的题目。(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
庭松偃盖如醉,夏雨新凉似秋。有客高吟拥鼻,无人共吃馒头。
-
戏曲·汤显祖传奇《惊梦》 【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旦
-
永日无人事,芳园任兴行。陶庐树可爱,潘宅雨新晴。傅粉琅?冢??爿蛰叹ァA窕ㄈ股?茫?┳右┩璩伞A?贾ζ?牵??找对偕?n№煊?啡福?髂?谎暂骸6?菜嫠钠??沙梁?迩椤G烙苡胨?鳎?〈笄课??
-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
-
此诗题为“闲望”,诗中所写,看似闲淡,实际却写出了作者四处奔走,苦于仕途劳碌的心境。诗的前四句是望中所见,通过对周遭景物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力图写出一个“闲”字。青山疏雨、临水野花、芳草蛱蝶、暖沙鸳鸯,四组画面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自然美景。雨只是点点滴滴,不是翻云遮山的倾盆大雨,不是昏昏沉沉的绵绵阴
-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
月暗竹亭幽,萤光拂席流。还思故园夜,更度一年秋。自惬观书兴,何惭秉烛游。府中徒冉冉,明发好归休。
-
他人以千万言不能道者,先生以二十字出之。而中间段落,次第回环照映之法莫不备。结处更饶含蓄。韩昌黎所谓高出魏晋者其在于斯乎?通篇但言慈亲思子,不言游子跋涉之艰,纯是偏锋取胜。(岳端《寒瘦集》) 【诗例】
-
法国当代著名后现代哲学家,解构主义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对当代西方人文科学诸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德里达于1930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一个犹太家庭,青年时期在法国服兵役,并在法国完成自己的高等教育学业。尔后
-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露下旗蒙蒙,寒金鸣夜刻。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箕愁。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作品赏析写征戍。注:1:塞下曲:乐府旧题。出塞入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