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 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 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 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 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 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年十有九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 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 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 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 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 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 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 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人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 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 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 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 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 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 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注释】①太尉:指韩琦,北宋贤相、名将。韩琦曾任枢密使,掌管全国军政, 其职位相当于秦、汉时的太尉。执事:对韩琦的敬称。②称:相称。③太史公:即 司马迁。④百氏之书:指诸子百家的著作。⑤汩没:埋没。⑥欧阳公:指欧阳修。 ⑦方叔、召虎:都是周宣王时大臣,征讨猃狁、淮夷有功。

【鉴赏】枢密韩太尉即韩琦,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宋仁 宗嘉祐年间任枢密使,执掌兵权,位同秦汉时的太尉,所以被称为韩太尉。 本文是苏辙写给韩琦的一封求见信。苏辙在中进士后又参加制科考试, 因直言时政得失,得罪当道,故被列为下等,授商州军推官,他嫌位卑官 小,辞职不就。苏辙想通过这封信来打动身居要职的韩琦,希望得到他的 接见和赏识,进而在仕途上对自己有所帮助。苏辙当时只有十九岁,但这 篇文章写得奇警疏宕,措辞得体而又气概非凡,是干谒文中的佳作。文中 所提出的“文气说”,强调后天实践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 国古代关于“文气”的文学理论,为后人所重视。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这封自荐信,与李白韩愈上书求荐之信迥异 其趣,不仅无一穷酸求乞之态,又绝无一干求仕进语。一路春风得意,扬 眉吐气,无所屈抑,读之令人觉得英气逼人、奇气炫目,让人激昂慷慨、奋 发向上。求其原因,是因为子由求荐之意并不强烈,子由的材质中自有一 股秀杰之气,又何况在他少年春风得意之时。宋进士及第即授官职,这与 唐进士须经过吏部考试方授职不同。子由求荐,也与李白布衣求仕不可 同日而语。清代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八评论道:“通体绝无一干 求仕进语,而纡徐婉曲中,盛气足以逼人。的是少年新得意文字。本传称 子由为人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淡泊,而有秀杰之气。读此具足窥见一 斑云。”

本文在写法上也多有创新。首先,虽自云求教,实际上是自卖弄其 文;虽极口推重太尉,却以孟子、司马迁自比,自占地步不小,这是水涨船 高,加一倍夸人之法。其次,注目在此,而立意在彼。上书意在求见太尉, 却先离开主旨纵论其他,从为文须养气说起,说到自己为激发志气,历览 名山、大川、京华人物,得见欧阳公风采,然后引起欲观韩太尉光耀,闻一 言以自壮之愿,这在兵法上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与论文尚气相一 致,本文在语言表达上也多用排比句,如“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 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一气直下,笔力千 钧。

张兰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329-331页.
猜你喜欢
  • 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全诗鉴赏

    自我来关辅,南山得再游。山中亦何有,草木媚深幽。菖蒲人不识,生此乱石沟。山高霜雪苦,苗叶不得抽。下有千岁根,蹙缩如蟠虯。长为鬼神守,德薄安敢偷。

  • 《淮南子》卷十七 说林训 全文、注释、鉴赏

    〔题解〕 木丛生曰林,说万物承(烝)阜,若林之聚矣,故曰“说林”,因以题篇。 〔要略〕 参见前一卷《说山训》的《要略》部分 ① 。 〔一〕 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桅 ②

  • 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名句】粟者,王之本事 ① 也,人主 ② 之大务,有人 ③ 之涂 ④ ,治国之道也。 【注释】①本事:最根本的事情。②人主:君主。③有人:保有人民。④涂:通“途”,途径,办法。 【释义】粟的生产是治理

  • 吴融《海棠二首(其二)》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海棠二首(其二)》咏海棠诗鉴赏 吴融雪

  • 千家诗《徐俯·春游湖》题解与鉴赏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1]。 春雨断桥人不渡[2],小舟撑出柳阴来。 [作者简介] 徐俯(1075—1141),

  • 用兵之法, 杀人如刈草, 使钱如使水。

    名言: 用兵之法, 杀人如刈草, 使钱如使水。 注释: 刈: 割。使: 用。 句意: 用兵作战的法则, 就是杀人如同割草, 用钱如同用水。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用兵》

  •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名言: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注释: 轩冕: 古卿大夫的车服, 此指高官显爵。肆: 放纵。 句意: 不因为有高官显爵而得意放纵, 也不因为穷困潦倒而趋从世俗。 出处: 《庄子·缮性》

  • 露营在星光下

    露营在星光下我在1999年夏天走下梦笔山的北坡,穿过大片的杜鹃花丛与更加高大的冷杉巨大的树影时,想起了山下的那个村庄,想起了那个十月的

  • 王昌龄《山行入泾州》全诗赏析

    倦此山路长,停骖问宾御。林峦信回惑,白日落何处。徙倚望长风,滔滔引归虑。微雨随云收,蒙蒙傍山去。西临有边邑,北走尽亭戍。泾水横白烟,州城隐寒树。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岂伊怀土多,触目忻所遇。

  • 骆宾王《晚憩田家》全诗赏析

    转蓬劳远役,披薜下田家。山形类九折,水势急三巴。悬梁接断岸,涩路拥崩查。雾岩沦晓魄,风溆涨寒沙。心迹一朝舛,关山万里赊。龙章徒表越,闽俗本殊华。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