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新晴山月》
文同新晴山月宋山水诗鉴赏
文同
高松漏束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宋代诗人文同不仅擅长诗文,而且擅画,因此他的诗中往往有画意。这首新晴山月首联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如水月光,从松枝间流泻而下,撒了一地,松影斑驳其间,好象泼墨挥洒的一幅松影月光图。诗人的视线显然是由上而下的,他首先抬头寻找中天皓月,月亮却被密密的松枝挡住了,只有松枝间筛下束束银辉。其“漏”字足见松高枝密,其“束”字足见月光皎洁。当诗人目光顺着束束月光而下时,以画家的眼睛,敏感地发现月光松影,浓浓淡淡如画一般。这么诱人的夜色,如何忍心离去睡觉呢? 所以才“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爱其下” 是诗人主体心态的表现,因爱不忍离去,因爱不能离去,所以才久久徜徉月下松下,领略造化的无限的神功妙力。
诗人在月光松影中徘徊,已经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分了,所以稍稍有一点响动,他便会立刻感受到。“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显然都是由感觉而产生的联想。“怯风”,极言风的微弱,有丝丝风意,诗人便想到荷池里田田荷叶,摇曳翻卷。林子深处传来轻微的声音,他便知道这是受雨水损害未成熟的果子跌落的响动。写池荷卷、写山果坠,都是用极轻微的声音来衬四周的静寂,同时点出时间是夏季。诗人极懂得“鸟鸣山更幽”的道理。于是最后写陪伴苦苦吟咏着的诗人,还有那“满林啼络纬”。络纬即络丝娘,一种昆虫,不断发出 “轧织轧织”的叫声。写络丝娘的叫声,还是为了突出静寂感,“轧织”之外更无声息,于是近乎于一种清绝的意境便出现了。
这首诗中有光、有影、有声响,诗人写来思致明晰,情趣盎然,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以及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的敏锐的感受。
-
张子西铭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
古文·寒花葬志 归有光婢,魏孺人媵也(1)。嘉
-
山头孤石远亭亭,江转船回石似屏。可怜千古长如昨,船去船来自不停。浩浩长江赴沧海,纷纷过客似浮萍。谁能坐待山月出,照见寒影高伶俜。
-
《朱自清匆匆》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
这篇信札情感充沛饱满,洋溢着难以抑制的青春兴奋之情。全文紧紧围绕着“乐”字做文章,层层展开:十年苦读科考获胜之乐,金榜题名名列前茅之乐,鹏程万里前途光明之乐,士遇知己心愿得偿之乐,大贤赏识可以追随之乐,效古圣贤相知相悦之乐,一如潮水一般争相奔涌而出,欣喜之情,如江河滔滔,倾泻笔端,毫不矫饰。
-
江淹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1)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2) 。棹容与而
-
古代诗文名篇之古代神话·山海经《黄帝擒蚩尤》原文、鉴赏和解读
辞赋和古代神话·古代神话·山海经《黄帝擒蚩尤》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大荒北经》) (据郝懿行《山海
-
当其为师则不臣也,当其为尸则不臣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当其为师则不臣也,当其为尸则不臣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名句】一事平生无齮齕,但开风气不为师 [注释与译文]齮齕(yǐh),咬,引申为毁伤。这两句说:我平生有一件事是别人无法加以指责的,那就是我只开启一代风气,而从不招收学生,不当老师。龚自珍从事经世致用
-
萧统咏同心莲诗江南采莲处,照灼本足观。况等连枝树,俱耀紫茎端。同踰并根草,双异独鸣鸾。以之代萱草,必使愁人欢。作者简介萧统(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