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贯》全文和鉴赏
·俞樾·
南宋临安有刘贵者,字君荐。妻王氏,妾陈氏。一日携其妻往祝妻父寿。妻父王翁以其贫也,予钱十五贯,使营什一。留女而遣婿先归。途遇其友同饮而醉。及归,妾见所负钱,问其故。刘贵醉后戏之曰:“吾因家贫,不能共活,已赁汝于人矣。此赁钱也,明日当送汝去。”言已,就枕,即入睡乡。妾思告知之父母,乃之邻人朱三老家,告以故,且寄宿焉。黎明即行。而刘贵固熟睡未醒。有贼入其家,窃其钱。刘贵惊觉,起而追之。适地下有斧,贼即取斧斫刘杀之,尽负钱去。次日,邻人见其门久而不启,入视得状。朱三老乃言夜间其妾借宿事,因共追寻。妾行路未半,力疲少憩。有崔宁者,自城中卖丝亦得钱十五贯,与之同憩。追者至,并要之归,闻于官。谓妾与崔有奸,杀其夫,窃赀偕亡也。竟尸于市。后其妻以夫死家贫,其父王翁使人迎之。归途遇大雨,避入林中,为盗所得,据为妻。偶言及数年前曾为贼,入人家杀其主人,得钱十五贯。妻乃知杀其夫者即此盗也。乘闲,出告于临安府。事乃白。杀盗。没其家赀,以半给其妻。妻遂入尼庵以终。
〔选自春在堂随笔〕
●●十五贯情节极为奇巧。刘贵拿着岳父所赠的十五贯钱往回走时恰遇朋友,于是“同饮而醉”。这是一巧。归至家中,因醉而与妾戏言:“吾因家贫,不能共活,已赁(典卖)汝于人矣。此赁钱也,明日当送汝去。”一番话吓走了其妾陈氏。而偏偏就在陈氏已走,刘贵尚在熟睡之际,“有贼入其家,窃其钱。”这是二巧。“刘贵惊觉,起而追之。”刚好“地下有斧”,使得贼人得以“取斧斫刘贵杀之,尽负钱去。”这是三巧。“妾行路未半,力疲少憩。”正好“有崔宁者,自城中卖丝亦得钱十五贯,与之同憩”,以致被误为“妾与崔有奸,杀其夫,窃赀偕亡也。”这是四巧。后刘贵之妻“途遇大雨,避入林中,为盗所得,据为妻。”而此盗恰是当年杀刘贵之贼。这是五巧。
所以俗谚曰:“无巧不成书”,又云:“人要直,戏要曲。”
别看生活中未必有奇巧如此集中的事,作者依旧这般写小说;读者仍然爱看这样的小说。因为人有一种本能的好奇心,有要在审美对象上见出奇巧的心理特征。
于是,在俞樾的十五贯之前,有宋代话本错斩崔宁(后收入明代冯梦龙编纂的醒世恒言中,改题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有清人朱素臣所作十五贯传奇(又名双熊梦)。而在俞樾的十五贯之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又有了昆曲十五贯。前后历时七、八百年之久。可见这一题材的生命力是何等的旺盛。
比较以上各作品,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与俞樾的十五贯在情节结构上一般无二。只是前者为话本,即说书人的底本,为要牢牢地抓住听众,所以特别重视故事情节的铺陈描写。篇幅长达万言。而后者是笔记,不过是作者随手札录、不拘体例写下的东西,因此只用四百余字记下个故事梗概。虽然短小,仍不失奇巧的特征。至于双熊梦,虽然仍保留了十五贯钱(这里改铜钱为宝钞)的线索,但又敷演出了金环的线索,并改盗贼杀人越货为老鼠作祟(将宝钞衔回鼠洞;将金环衔上书架;并移动拌有鼠药的毒饼,致人死命)。与俞樾的十五贯比较,头绪更为纷杂,情节也更为离奇巧合。创作于当代的昆曲十五贯,在主题的开掘与情节的安排上,都与前述各作品有大的不同。如全剧的重心不在敷演故事,而是通过办案、审案塑造况钟、过于执、周忱等封建官吏的形象,提炼出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提倡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这一基本思想,作为全剧的主题。显然,在作品的思想意义、认识价值这一点上来讲,俞樾的十五贯与昆曲的十五贯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
【原题】:二月过半犹未见花昨日逢之珍云已有小桃因成短句
-
苏轼《浣溪沙》五首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蒨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惟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
-
拆却相公庵,泥却驸马竹。天下人总知,流入传灯录。
-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卧龙蟠屈半东州,万室鳞鳞枕其股。背之不见与无同,狐裘反衣无乃鲁。张君眼力觑天奥,能遣荆棘化堂宇。持颐宴坐不出门,收揽奇秀得十五。才多事少
-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 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 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所谓
-
《梅花·渔家傲》咏梅花诗鉴赏 李清照雪里已知
-
武昌夜泊(二首选一)秋老夜苍苍,鸡鸣天雨霜。星河千里白,鼓角一城凉。镫炫新番舶,磷啼旧战场。青山终不改,人事费兴亡。简析该诗通过
-
为制名曰招隐仍为诗以告来者庶几迁之飞檐临古道,高榜观游人。未即令公隐,聊须濯路尘。茆茨分聚落,烟火傍城闉。林缺湖光漏,窗明野意新。居民惟白帽,过客漫朱轮。山好留归屐,风回落醉巾。他年谁改筑,旧制不须因
-
【注释】:(以亨来洪都省兄以常,予因与之游者累月。既而将还吴兴,其兄录所赠诗见示,余喜而作三章以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