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辛渐:作者友人。吴、楚:这里都是指镇江一带地方。平明:早晨天亮时。这两句说:寒夜风雨中,陪着辛渐进入了吴地。第二天一早,将他送别之后,只觉得楚山也像自己一样孤单地站在那儿。冰心:像冰一样莹洁的心。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水”句意,比喻自己心地明净纯洁,不受功名富贵的牵扰,决不因为遭到贬谪而改变志节。
【鉴赏导示】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为江宁丞后写的送别诗。它含蓄地反映了诗人遭受打击后愤懑和孤寂的心情。全诗以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展开,写得很含蓄。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与朋友离别的情景。
首句描绘景色。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连”、“入”二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诗人因离情萦绕在心一夜未眠自然可见。次句写清晨情形。天色已明,朋友要离别而去,诗人望着江北的远山,想到朋友辛渐一行人即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最后两句,由上句的“孤”字自然牵出两句叮咛之辞。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正是基于自己与洛阳诗友、亲朋好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诗人告慰友人,自己决不会因为遭受贬谪而改变志节。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出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此诗感情深厚,优柔舒缓,形成了王昌龄诗歌的独特风格。“寒雨”、“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凄寒孤寂之情,更能展现诗人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比喻新巧、用意隽永,因此天然浑成,不露痕迹、含蓄深沉,余韵无穷。
【鉴赏要点】
[1]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2]写景传情,含蓄隽永。[3]运用比喻,新巧自然贴切。[4]重视炼字炼意。
-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但慕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
闲日一思旧,旧游如目前。再思今何在,零落归下泉。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况在少壮
-
古诗名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表达了爱侣间真挚的情感和对永恒爱情的向往。诗句中“得成比目”指相互成就,不顾死亡;“不羡仙”意指不羡慕仙人,愿与爱人相伴。这句诗揭示了古人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对生死的超脱,给人以深思。
-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诗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
-
《诗经·周南》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
-
论题解析 [解题]合作(cooperation),指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为了某个目标而联合起来共同行动,这就是合作。 [析题]为什么要合作?竞争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
第一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之处境。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大雨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写近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
-
【原题】:岁后三日与罗权共二邵似表弟席上分梅花年后我韵得多韵得多字刻烛成
-
黄庭坚 玉花照夜今无种,枥上追风亦不传, 想见真龙如此笔,蒺藜沙晚草迷川! 天育,天子所蓄养的马。伯时是李公麟的字,他的生平,详见韩驹《题李伯时画背面仕女》赏析。李公麟以人物画称名于画史,但他初时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