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父母在不远游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义】这是孝道的一个方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出外不要离得太远而日久,免得疏于定省。若一定要出外,那末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不要乱走,免得父母担心。
【例句】①所以父母在,不远游;出不易方,复不过时。(高明南戏琵琶记第四出蔡公逼试)蔡邕道白,他不愿做官,用孔子语说服父亲。“出不易方,复不过时”出于礼记·玉藻,与孔子“游必有方”意相同,故不再出条。②可不道父母在堂,不可远游,游必有方。(高文秀杂剧刘玄德独赴襄阳会楔子)徐庶道白,说自己宁可尽孝,不求功名。用孔子语。
-
周作人《喝茶》原文 读《雨天的书》,有一个感慨:一些平平常常、琐琐屑屑的事,诸如野菜、鸟声、苦雨、喝茶乃至苍蝇等等,到作者笔下皆可妙笔生花、点铁成金。就以喝茶而言,这是平常人天天少不了的最平常不过的事
-
论题解析 [解题]责任(responsibility)是指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应尽的职责或应做的分内事。 [析题]那么,什么是责任心?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
-
《世说新语》 华歆 ② 、王朗 ③ 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 ④ ,歆辄难之 ⑤ 。朗曰:“幸 ⑥ 尚宽,何为不可 ⑦ ?”后贼 ⑧ 追至,王欲舍 ⑨ 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 ⑩ ,正为此耳 (11
-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
池残寥落水,窗下悠扬日。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下有独立人,年来四十一。
-
美文,《法汉词典》译为“纯文学”,法文《拉鲁斯普通名词大词典》中的定义是:“文学、修辞、诗歌艺术的总体,”修辞和诗歌也可以由“文学”来概括。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思乡随笔美文,欢迎阅读! 春节思乡随笔美文 篇一:有这样一种愁绪 有这样一种愁绪,一个人牵着瘦马,伴着残阳,踏着古道,看枯藤老树昏鸦。 有这样一种愁绪,一个人迎着朔风,望着归雁,听着边声,看长烟落日孤城。 有这样一种愁绪,一个人乘着小舟,喝着苦酒,借着风雨,看樱桃红芭蕉
-
风师挟帝令,号呼肆徂征。云师畏推逐,蓄意不敢争。雨师旷厥官,所苟朝夕生。帝眷一夕回,旱识旦暮行。翻然沛膏泽,夜半来无声。青秧发广亩,白水涵孤城。
-
【释义】 古代格言。出自 《荀子·劝学》。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说: 学习不可以固步自封。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
-
随感录四十一从一封匿名信里看见一句话,是“数麻石片”(原注江苏方言),大约是没有本领便不必提倡改革,不如去数石片的好的意思。因此又
-
樱桃花落没有焰火的燃烧,在如此安静的时光里,蝴蝶起飞之后,似有行人的脚步声传来,就在樱桃花的柔润中。它比樱桃沟之外的一缕琴音还要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