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祭文·祭文研究·“祭文”和“悼亡诗”比较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祭文·祭文研究·“祭文”和“悼亡诗”比较

祭文·祭文研究·“祭文”和“悼亡诗”比较

祭文和悼亡诗虽然都属于悼祭文学,但严格说来,二者还不是同一类型的概念。祭文是古文的一种文体,按照姚鼐在古文辞类纂里的意见,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其中哀祭类就包括哀辞和祭文,两者同为哀悼死者,之间的区别是:祭文是要在设坛祭奠时朗诵的。祭文起源于祝文,最早是向死者献上食品,招呼他们来吃的(所以标准的祭文总是以“尚飨”或者“伏惟尚飨”结尾),后来慢慢加上了别的内容。明朝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里介绍了这种变化:“按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辞也。古之祭祀,止于祭祝,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体也。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而韵语之中,又有散文、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唐宋以后,祭文的格式渐渐趋于定型,至明清,已演变成一种纯粹的形式,就像葬礼上的嚎啕假哭一样。悼亡诗则并非某种诗体,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泛类。最早以悼亡为题的,是晋朝潘岳的三首追悼亡妻的诗作。之后,男子丧妻,也纷纷用“悼亡”作为诗题,渐渐地,“悼亡诗”约定俗成为夫悼亡妻的内容。这种习惯并不规范,所以例外很多,比如明朝的薄少君女士,她悼念亡夫的诗作多达百首——数目也许是同类题目的冠军——同样是以“悼亡”为题。

祭文和悼亡诗最重要的不同之处不在于体裁,而是说话的口气。祭文是对着死者发言的;悼亡诗近似自言自语。

韩愈祭十二郎文到欧阳修祭石曼卿文到明清的一些形式祭文能看出,祭文写到后来,不大像是针对某个人的了,谁都适用。悼词是祭文的现代版,似乎也有这个趋势。相比之下,悼亡诗的发展保留了充分的个人空间,后人不吟诗不填词,也会用其他的形式把自己和死者最独特的关系写出来。

陆游: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薄少君:悼亡诗百首·之五

北邙幽恨结寒云,千载同悲岂独君?

焉得长江俱化酒,将来浇尽古今坟。

纳兰性德: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本文题为“祭文”和“悼亡诗” 作者:佚名 来源:同怀网)

猜你喜欢
  • 蜃楼志

    《蜃楼志》,又称《蜃楼志全传》,庾岭劳人著。全书二十四卷,二十四回。约成书于清嘉庆初年。主要版本有嘉庆九年(1804)新镌本,嘉庆十二年 (1807) 新镌本,咸丰八年 (1858) 新镌本。 《蜃楼

  • 《越谣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是《诗经》中的一篇楚辞,描述了齐桓公伐楚时与楚王屈完达成和解并建立联盟的情景。该篇诗以温和的语调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恐惧,以及和平与友谊的重要性。通篇语句通顺,意境深远,是古代文化中的珍贵遗产。

  • 《采芑》原文与鉴赏

    作者: 焦庚顺冯好勤 【本书体例】

  • 柳永《长寿乐》全诗鉴赏

    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是处楼台,朱门院落,弦管新声腾沸。恣游人、无限驰骤,娇马车如水。竟寻芳选胜,归来向晚,起通衢近远,香尘细细。太平世。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

  • 《是乐居士一日举率说和尚话头云拨草牛风且图赏析》

    【原题】:是乐居士一日举率说和尚话头云拨草牛风且图性只今性在甚处即得见性便脱生死腊月三十日如何脱得既脱生死便知去处眼肖落地向什么处去观如居士戏作伽陀云

  • 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

    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尚书》是中国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年历史文献。那还是在

  • 古代诗文名篇之散文·胡铨文《戊午上高宗封事》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文·胡铨文《戊午上高宗封事》 臣谨案: 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敌,专务诈诞,欺罔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今者无故诱致敌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

  • 《送别》情诗三百首赏析

    送别 作者: 宋荦 【原诗

  • 管道的故事

    【4034】管道的故事(〔美〕贝克·哈吉斯著,赖伟雄译,四川人民出版社,7 6万字,2018年9月第2版,38元)△共三个部分:[1]我们生活在提桶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