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牧马图》赏析
牧马图
唐·韩幹作
绢本设色
纵二七.五厘米
横三四.一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韩幹为中国画史上杰出的画马大手笔,其鞍马艺术曾引来多少人士的赞美与评论,在民间,更流传着他许多画马的传奇故事。如相传宋嘉祐中,有贵官出使江南,携有韩幹马画,渡采石牛渚矶时,一连三日大风,船不得渡,以后每欲渡必作大风,于是往中元水府庙祈祷,是夕梦神人以告:若留韩幹所画之马即可渡江。遂献韩马,已而风止乃渡。这些传说虽多系虚构,却反映出韩幹鞍马画在当时之影响,以及民间对其所画马匹的喜爱。这幅牧马图乃是韩幹的代表作之一。
是图画了一位虬须戴巾、腰插马鞭的奚官准备出外放牧的情景。主题明了,情节简单,但就这幅画上,显示了作者非凡的艺术才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严谨的创作态度。韩幹的作品在造形上最主要的特征是马的“硕肥”,这幅牧马图中的马匹就具有这一风格:体态硕肥,气势雄壮,颈项高耸,倍见丰神。这种造形比之隋代展子虔、郑法士画马“多见筋骨、皆名擅一时”是独具一格的。苏东坡就对这种“肥硕”的造形进行了赞颂:“众工砥笔和朱颜,先生曹霸弟子韩,厩马多肉尻腕圆,肉中有骨夸尤难。”(书韩幹〈牧马图〉)这里分析了韩幹牧马图这种肥硕造形风格的产生原因与成功之处:因当时,御厩有外域名马达四十万,这些五方名马入内厩后,养尊处优,皆膘肥体硕。显然,牧马图所见这种硕肥形象,是韩幹由内厩写生而来。苏东坡进而认为,这种“肉中有骨”,更非一般艺术功力所能达到的,宋宣和画谱亦认为“所谓‘幹唯画肉不画骨’者,正以脱落展、郑之外,自成一家之妙也”。
牧马图
在构图上,此图亦颇具匠心,黑马置于画幅前端,突出全马的雄壮气势;而白马则利用黑马的相叠,着笔不多,以臀部交代其雄健,以眼强调其神情,以尾点出其动感。两马与人这三者经营位置也非常合理,若白马稍进半步,画面则显得呆板;若后退一步,将使整个画面产生不平稳效果。韩幹用笔严谨,只见线条始终扣准马的结构,顺着肌体顿挫起伏。运线之粗细、轻重,亦视对象不同部位之质感而得心应手地变化着。如腹部与臀部之线条,给人有如触肌肤富有弹性之感,与蹄部线条完全不同。即使是蹄部,又由于前后部位原因,表现出不同效果。前部因蹄骨坚硬,线条挺硬坚劲,而后部则因蹄筋与蹄毛原因,线条活泼舒放。黑白两马在使用线条方法上也不尽相同,作者既注意了前粗后细的透视关系,也不忽视前重后轻的色彩效果,黑马线条粗犷而厚实,白马线条细劲而流畅。韩幹画马不仅注意造形、布局、色彩、线条,而且善于抓住对象的运动趋势,捕捉因动作而引起的每个细节变化,使作品充满神韵和情趣。
画史上就韩幹这方面的记载很多,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立韩幹于神品,说其“写渥洼之状若在水中,移腰袅之形出于图上”;苏轼韩幹画马赞中说,所见韩幹画水中两马,前者回顾后者,似以鼻通话,而后者不予理睬只顾饮水;明代詹景凤东图玄览编说韩幹画饮水、相斗、交抱等各种姿态马匹,皆神溢于形表。这幅牧马图无上述大的动姿,更无激烈争斗的场面,主题亦平平无奇,但在韩幹的笔下得到了生动的表现。仿佛可以看到牧马人在跃上马背之同时,敲响了金蹬,勒动了马缰。作者就是抓住在勒动缰绳的一瞬间黑马所作出的反应,如眼中透出迟疑不解之光,四足在起落顺序的排列上呈举足不定状等。就因这一勒缰绳,引起了黑马如此生动而微妙的变化,难怪宋代诗人梅尧臣写下了“韩马精神在缰勒”之诗句。而白马,似乎已明白主人意图,轻踏碎步,甩动马尾,眼中露出了与黑马完全不同的神色。牧马图静中寓动,平中寓奇,细腻而有情趣,更富有诗意,苏东坡于韩幹马中所写的“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幹丹青不语诗”,亦可称是这件作品的最恰当的评语。
-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
-
无嗟别青琐,且喜拥朱轮。五十得三品,百千无一人。须勤念黎庶,莫苦忆交亲。此外无过醉,毗陵何限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句古诗词大全每句六字,内容包括六字六句的古诗,六句六字的古诗,六句六字的古诗。《八至诗》隋唐 李冶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2、《田园乐其一》唐 王维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
-
周朴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 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 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 周朴是唐末吴兴(郡名,即湖州)人,隐居不仕,以刻苦作诗取重当时。《董岭水》是他的得意之作。
-
部编版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默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部编版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默写,内容包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课外10首古诗理解性默写,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试题。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
-
上阕以写景为主。首句“步深幽”三字概括了进山登阁的过程。山路曲折盘桓,行人渐入幽深。这就登楼而言,是由题前人笔,也可以说是一个缓缓而起的序曲,它从叙事中带出景物,景物却在人们的心中投下了清冷压抑的阴影。“正”字领起下面两句,交代当时的天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冬天月亮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冬天月亮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冬天月亮的诗句古诗,描写冬天月亮的诗句。1.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李商隐)2. 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3. 唐•王维: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知识主持词,内容包括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主持词,关于古诗的主持词,古诗词的主持词。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华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极其丰富。有的写
-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冰心的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梦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很高大的白马上,在海岸边缓辔徐行的时候,心里只充满了壮美的快感,几曾想到现在的自己,是这般的静寂,只拿着一枝笔儿,写她幻想中的情绪呢?她男装到了十岁,十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文,内容包括描写春天的古诗50首,关于春天古诗词100首写春的古诗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春夜喜雨【唐代】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 钱塘湖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