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山行》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山,在我国古代诗人笔下简直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艺术宝库。山上的巉岩秀石、奇花异草、珍禽百兽、果木藤萝及其四季之变,晴雨之姿,乃至山间的清风白云、日光月色、小桥流水、人迹萍踪都成了历代诗人歌咏的对象。或高亢、或低沉、或喜悦、或哀怨,不一而足。姚鼐此诗写山行春色,充满着春天的活力,洋溢着勃勃生机。
前两句中“布谷”、“春锄”都是鸟名。布谷又名鸤鸠、郭公鸟,似杜鹃而体较大。身灰黑、腹白。立春后多见于田野间。其叫声如呼“阿哥阿婆,割麦插禾。”杜甫洗兵马诗云:“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与首句意同。“春锄”,尔雅注为“白鹭也。”也于立春后多见。皮日休有诗:“数点春锄烟雨斜”(夏首病愈招鲁望)。前二句用拟人化手法,通过布谷飞飞,春锄扑扑写出了山野中一片盎然春意。
后两句写诗人穿过层层石树,在山间小路上蜿蜒前行,不时有远处近处山田的放水声送入耳中,简直如闻鸣弦,叫人神怡气爽。“千层石树”靠一“通”字穿透;“一带山田”凭“水声”引入,绝妙。初读至“千层石树”会觉其浓密欲塞,有了一个“通”字,塞而复畅。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而且石树掩映着山路,意境深幽,很有美感。诗人既然行在千层石树之中,那么“一带山田”本非目力所及。但作者奇思妙想,让这些山田都在放水,靠水声将山田引进诗意,境界豁然开阔起来。而且有了放水声,那么脸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农人形象自然也在诗中了。至此,一幅绝妙的山野春色图也豁然亮在读者面前。
姚鼐一生信奉儒家入世思想,辞官后仍非常关心国事,论诗作文强调要关乎“家国”“世道”之治理,体现“兴、观、群、怨”之宗旨。认为只有“勤思国事,愍念民瘼”(陈东浦方伯七十寿序)才能写出好诗。所以他走在山间,触目所见,即兴所思,不可能是王籍笔下“鸟鸣山更幽”那种空灵孤寂的诗境;也不可能是杜牧笔下“白云深处有人家”那种云雾茫茫的仙境;而只能是一种生机勃勃、实实在在的人境。
在艺术上,此诗平易而不俗,研练而无痕,对春天的审美喜悦,表现得洒脱自然,体现了“国朝第一家”(曾国藩复吴南屏)诗人的才气和功力。另外,姚鼐诗文多有受其伯父姚范影响处,现录姚范同题诗一首于下,以资参照玩味。山行:“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
名言: 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 注释: 践: 实践, 实行。 句意: 实践自己的诺言, 而仍不被别人信任, 这样的事情是有的; 不履行自己的诺言, 却能取得别人信赖, 这种事
-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此诗另有一作客有鹤上仙。飞飞凌太清。扬言碧云里。自道安
-
万物齐生齐死, 齐贤齐愚, 齐贵齐贱, 十年亦死, 百年亦死, 仁圣亦死, 凶愚亦死, 生则尧舜, 死则腐骨, 生则桀纣, 死则腐骨, 腐骨一矣, 孰知其异!
名言: 万物齐生齐死, 齐贤齐愚, 齐贵齐贱, 十年亦死, 百年亦死, 仁圣亦死, 凶愚亦死, 生则尧舜, 死则腐骨, 生则桀纣, 死则腐骨, 腐骨一矣, 孰知其异! 注释: 齐: 齐一, 等同。尧舜
-
皋陶谟第四皋陶谟第四 【原文】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263]。”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
-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早春重引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家人健康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急求形容家人身体健康的诗词,描写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诗句,有没有形容家人健康的诗词,带马的。寿比南山、福如东海、长寿百岁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松龄长岁月 皤桃捧日三千岁 鹤语寄春秋 古柏参天四十围 愿献南山寿 年齐
-
【名句】落落者难合亦难分,欣欣者易亲亦易散 语出《菜根谭·应酬》。清高的人难以结交也难以分手,圆滑的人容易亲近也容易疏远。说明交朋友应当交那些不苟且随俗的人,与这样的人结交才可以生死不渝。落落:孤独样
-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
冲风振河朔,飞雾失太行。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洗眼忽惊笑,见此玉节郎。喜有贤主人,共此残烛光。聚散一梦中,人北雁南翔。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幸子遇明主,陈经入西厢。归期不可缓,倚相宜在傍。
-
【名句】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语出《荀子·君道》。评定品德的好坏而决定等次,衡量才能的高低而授予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