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原文、赏析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原文、赏析和鉴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序有两种,一种是为文章书稿作的书序,一种是友人临别赠言的赠序。清人姚鼐著古人辞类纂将赠序列为第五类。这种文体是从诗序演变而成,经过韩愈柳宗元的提倡才兴盛起来。韩愈文集中共收赠序三十四篇,文中提到赠诗的有十六篇。柳宗元文集中共收赠序二十九篇。

欧阳修写这一篇送徐无党南归序,是在学习韩文的基础上写出的。事实上,一切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在于独创性。如果仅在一个固定的框框中打转,那就是僵化的“八股”。笔者以为,最可以与这篇文章比较研究的是韩愈的送董邵南序,韩文以欲抑先扬,波澜错综的笔法成文,末句“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是全文的定盘针,透出作者的深刻用意。全文三小段,只有百十字,每段末句都是“董生勉乎哉”,这样的重叠就象诗篇乐章。

送徐无党南归序的赠序对象与韩文是类似的。欧文的特色在于以议论写抒情,文章也分三段,唯篇幅字数较多,他把重点放在第一第二大段,所发的议论又是廓落寥阔的人生,即如何才能使人一生的事业得以在历史上长留不灭。末段短短数行笔墨联系到徐无党,匆匆扣题,使人顿感余味无穷,这就显出文贵独创、文无定式的重要了。所谓“友如作画须求淡,文似看山不喜平”,可为此文写照。

徐无党,北宋东阳郡永康人,曾随欧公学习古文,并为欧公新五代史作注。他在进士及第后,暮归故里,故称南归。这篇赠序就是欧公以师长身份写的一篇语重心长的劝勉辞。文章前两大段未提徐无党,却是针对徐无党而发,徐已在其中,一旦与末段合题,则觉大段文章非但不是冗长的废话,且成为针对病人的苦口良药了。本文的论点可与欧阳修的答吴充秀才书互相补充:“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主张重道以立文,而在本文中,他把“三不朽”分开来讲,说明德行之士不一定都能著书作文,并以古圣贤为榜样,批判了弃道求文的浮艳作风。实质上,这篇文章就是批判那些追求藻饰、空洞无物的时文的,在北宋新古文运动中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文章第一层标出人为万物之灵,所追求的不同于草木鸟兽,要求生命价值能够永恒,符合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所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朋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作者强调了“修于身世,无所不获”的道理,人的一切行为是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可见修身养德的重要。古人中做出业绩的很多,而政事言语行为未能传世者亦有,如颜回这样的人,能耐贫寒,默然无语终日,不仅儒家学者对他尊崇,就连庄子都很推崇他。这里,作者特别强调“三不朽”的道德行为是人得以永存不朽的基因。

文章第二层叙自古以来,书籍浩瀚,而佚亡者多,留传者少。主要原因在于图谋语言文章华丽的太多,于道于行却不注重。这其实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课题,即系统的哲学思维与科技著作的相对削弱。文章用尖刻的语言讽刺那些一味追求文章工巧,以博功名富贵的行为的可悲。这些工丽的文章语言就如同“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其人心劳力绌,只是“汲汲营营”之徒。欧公之意,那班以时义谋取科举功名,进而希图高官厚禄者,和市井之徒的谋利钻营实是毫无区别的。结尾欧公作结:“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文章末段如画龙点睛,从夭矫空中翻笔落到徐无党,说学文有成,一中高第,文如山出水涌。看似褒词,其实褒中有贬,“予以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是说不能终日沉缅文章华丽、语言工整之中,应在立德立功上下功夫。用今天的话说,极应加强思考,提高道德修养,注重实事,有益民生。文至此本可收束,但欧公不以长辈师长自居,“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固以自警焉”。这就带着一种自责的味道。勉人兼自勉,这是赠序文章的优良传统。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以大部分篇幅记李愿对盘谷风景之赞美,记述李愿对仕宦生涯的险恶之厌弃:“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这些名句,是韩愈对李愿心灵重述的结晶,也是韩愈自己要说的话。“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韩愈道出了古今多少文人的心声。这心声自然也是欧公的心声,故借送徐无党南归之际,从另一个侧面抒发了自己的心声。

在答吴充秀才书中,欧公写道:“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这段话可以作为送徐无党南归序一文的重要注释,可以与该文中的末段结合起来读。欧阳修的文意很明白:文章本身应为说明道理、反映现实服务,作者绝对不应沉溺于文章的华美溢彩,而以此自高。这一点,千载而下,对于我们仍然很富于教育意义。

字数:2464 江树峰
关永礼 主编.唐宋八大家鉴赏辞典.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第445-447页.


猜你喜欢
  • 八年级古诗词试题大全(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试题只十首古诗试题要别题目越新颖越好好)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古诗词试题大全,内容包括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试题只十首古诗试题要别题目越新颖越好好,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试题,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题。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阅读题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海何时

  • 咏花诗词之《残梅》全诗原文鉴赏

    惠洪 残香和雪隔帘栊,只待江头一笛风。 今夜回廊无限意,小庭疏影月朦胧。 这是一首咏残梅的七言绝句。 首句“残香和雪隔帘栊”,这是写作者隔着窗帘看到沾雪的梅花。“残香”是指散发香气的将要凋谢的梅花。梅

  • 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全诗赏析

    西汉亲王子,成都老客星。百年双白鬓,一别五秋萤。忍断杯中物,祗看座右铭。不能随皂盖,自醉逐浮萍。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群盗无归

  • 表现师爱的古诗词(表现尊师爱师的古诗词三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表现师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现尊师爱师的古诗词三首,描写师爱的诗句,表现尊师爱师的古诗词三首。《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唐 作者: 王昌龄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

  • 西沟散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沟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沟在村庄最西头儿,西沟在我眼里是个阔大的水塘,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西沟先前就是个小水咕噜沟,也不晓得咋变得恁阔大……”我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神奇。  西沟东岸座落着一排排破旧的茅草屋,家家户户的门楣都是朝南开。二爷家紧临西沟,他在西沟里搭

  • 12月下旬 工农革命军“三大任务”提出

    12月下旬 工农革命军“三大任务”提出 : 12月下旬,工农革命军在湖南攻打茶陵后回到江西宁冈砻市。毛泽东在砻市召开的工农革命军的大会上,针对工农革命军攻打茶陵时,部队没有做群众工作,不去发动群众打土

  • 杂文《说与作——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鉴赏

    “人家说了再作,我是作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作,我是作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三十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论梁元帝读书》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王夫之 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 (1) 。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未有不恶其不悔不仁 (2) ,而归咎于读书者 (3) ,曰:“书何负于帝哉 (4) ?”此非知读书者之言

  • 《每年家酿留一器以奉何元章今年持往者辄酸黄赏析》

    【原题】:每年家酿留一器以奉何元章今年持往者辄酸黄不可饮再以二尊赎过仍为此诗云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