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王建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这是专门写给四川名妓薛涛的一首诗。薛涛(约768—约832),字弘度,长安人。父亲到四川做官,她随父去川;父病死,因家贫,沦为歌妓。她熟悉音律,擅长诗词。韦皋镇守四川时,命其侍酒赋诗,称“女校(jiào)书”(对擅长诗文妓女的雅称);曾与元稹、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诗人唱和,晚年住浣花溪。
前两句写其身份、才能以及生活景况。“万里桥”,在成都市南门外,“枇杷(pípa)花里”,借指浣花溪,其位置在万里桥附近。“万里桥边”的“枇杷花里”,是其居住地址;“女校书”,点明身份才能;“闭门居”则是其晚年生活景况。
第三句先抑一笔。“扫眉”,画眉。“才子”有才华的人。薛涛本是一个有突出文学才能的女子,然而诗人却说:天下有文学才能的女子谁知道有多少!似乎薛涛具有文学才能也算不得什么。
然而结句诗人笔锋却陡地一扬,称赞道:作为掌管班头的名妓,哪一个能比得上您呢?“春风”,指妓女。杜牧诗云:“春风十里扬州路。”(赠别)这里的“春风”表面指妓馆歌楼,实际是指生活于其中的妓女。这里显然包含有安慰薛涛的良苦用意。至于薛涛为什么感觉孤独失意,诗人如何得知,他们之间关系怎样,这些细节尽管我们无从得知,然而从诗的字里行间,我们却分明读出了这些暗含的谜底。
写诗称赞一位名妓女很不容易,赞其美艳动人,难免轻浮之讥;突出称颂其文学才华,似乎还缺乏一些特色。薛涛显然是一位集长相、才华、风韵三者于一身的杰出女性,所以诗人以“管领春风”四字相赠,可说十分得体,估计薛涛在读了这首诗后,一定会因为被人理解而解颐一笑的。
-
早忝金马客,晚为商洛翁。知名四海内,多病一生中。举世往还尽,何人心事同。几时登岘首,恃旧揖三公。
-
《左传》 冬 (1) ,晋文公 (2) 卒。庚辰 (3) ,将殡 (4) 于曲沃 (5) ; 出绛 (6) ,柩有声如牛 (7) 。卜偃 (8) 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9 :将有西师过轶我 (10)
-
忆远 作者: 张籍 【原诗
-
这首词写良夜的恋情。上片绘出月夜明净清幽的景色,“金环碎撼”,使人如闻其声。下片写室内的情景:“红战灯花笑”一句,境界全出,使人如睹其形。后二句用楚王在高唐与神女相会的故事,来比拟眼前相恋的美好意境。 此词写男女相聚之情,含而不露,
-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出处】唐.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 》 【意思】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
-
文章开头一段是个引子,说明承召入对时因时间匆促,未能详言,故作此奏章上陈。“迫于日晷”云云,恐非托辞,只是表明自己的奏章内容不是粉饰太平之词,而是揭露时弊、呼吁改革之词,表现了鲜明的政治责任感。
-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作品赏析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唐肃宗至德元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获奖作品展播,内容包括古诗词比赛奖项,获奖感谢古诗词,体现“获奖感言”的古诗词。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唐代.孟郊《登科后》译文:我愉快地骑着马儿奔驰在春风里,一天的时间就把长安城的美景全看完了。比喻,
-
我欲归休瑟渐希,舞雩何日著春衣。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晚觉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贵有危机。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华亭鹤自飞。(泾之兄汴亦有文,死矣。)
-
我与多勇是“鲁院”的同学,我们那个班是高研班第三期,时间是在2004年的上半年。而且,我们两人的宿舍是挨在一起的,他是218室,我是21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