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唐宋词之《刘过《贺新郎》》原文、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词之《刘过《贺新郎》》原文、鉴赏和赏析

刘过贺新郎刘 过

刘 过

赠 娼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销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灯晕冷,记初见。楼低不放珠帘卷。晚妆残、翠蛾狼藉,泪痕流面。 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多酒浅。但托意、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云万叠,寸心远。

注释 ①相如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后因以“相如倦”喻指才士失意疲惫。②衣袂:衣袖。京尘:即京洛尘,亦作京雒尘。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后以“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 ③翠蛾: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 ④殢(tì)酒:沉湎于酒,醉酒。⑤焦琴: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因以作为咏士人贫困舍琴作薪的典故。纨扇:汉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相传汉成帝班婕妤失宠后作怨歌行,借秋天被弃的团扇寄托失宠的哀怨。⑥“莫鼓”两句:唐白居易琵琶引:“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鉴赏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许多文士与娼妓酬唱应答的作品,这些文学作品触及了青楼女子的生活内部,对于她们的内心也有一定的描绘。文人在失意的时候,容易流连杯酒,倚红偎翠,从这些风尘女子那里获得暂时的安慰,尤其是文士的失路之悲,常常化作对这些女子的同情和怜悯而真切地表达出来,如白居易诗中有琵琶女形象,这首词中则有一个年老色衰的商女形象。

该词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当时刘过已经39岁。这年秋天他去宁波参加选拔举人的牒试,没有成功,失意中邂逅了一位徐娘半老的商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引),相似的处境与遭遇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于是刘过写下这首著名的贺新郎相赠。

词的开头三句,借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比喻自己和商女的相会。这里的相如已不再是那才高气傲的青年文士,而是一个风尘仆仆、疲惫倦怠的中年人形象。随着年华老去,词人像司马相如一样,厌倦了漂泊无着的生活,他向与他萍水相逢的商女倾诉心中的苦闷,问她如何排遣寂寞的心绪。“相如”“文君”未必就是直接比喻自己与商女,而是喻托二人情投意合,相互引为知己。词人有了倾诉的愿望,于是便开始回忆自己客游京华的凄凉遭遇。刘过自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离家赴试,至如今已近七年,在此期间,他曾应试求仕,也曾伏阙上书,几年奔走而最终一事无成。京城可以说是他的伤心之地,所以回忆这段往事,颇多感慨。“空”字便是几年京华生活的总结,充满了凄凉与辛酸,也有万事成空的虚无,以同样的心情来揣度商女的遭遇,便更觉得魂销肠断,词至这里,一派沉郁。如果说前面写到的是内心感受的话,“一枕”两句则写了客观环境的感染:躺在客舍中,听着窗外秋风萧瑟、疏雨滴梧桐的声音,更加深了凄凉的感觉。于是,目光所及,灯晕似乎也放着冷光,不能传递给人温暖。在这种心绪的映衬下,不由记起了当初第一次见到商女时的情景。

人物图 【清】任薰 南京博物院藏

词的下阕紧承上阕“记初见”,开始进入回忆。“楼低”句写商女居处的环境,“不放珠帘卷”即“不让珠帘卷”,这就营造了一个半开半闭的空间,影射商女的内心就是她既渴望知音的慰藉,又害怕被人窥透内心的秘密,有一种欲说还休的隐衷。“晚妆残”两句正面描写了商女的容貌:她晚妆凋残,蛾眉零乱,泪痕布满面庞。这样的装容当然毫不美丽,然而读来却让人真切地看到了一个无心妆扮自己的、青春已逝的女子的悲惨境地。人人都说忧愁时应当沉湎于酒中,借酒浇愁,然而这位商女的愁思是如此深沉,所以再浓烈的酒也终觉滋味太浅,难以淹没深不见底的愁思。那她如何排遣心中的愁闷呢? 只有托意给焦琴和纨扇,焦琴的典故常用来形容良才却遭到毁弃,“纨扇”则借用汉代班婕好的“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怨歌行)来比喻失宠、被冷落抛弃,用在这里表达了失意的无奈和痛苦,而这种痛苦不仅属于商女,比她更急于表达的,则是作者自己,也是由此,他们产生了共鸣。“莫鼓”两句借谪居九江的白居易与琵琶女知音共赏的典故来比喻词人与商女的关系,用典贴切自然,把凄怨之情推向了一个高峰。然而结句峰回路转,写了天外的重云万叠,如此收尾便非同凡响,将全词导向了一个超迈的境界,所有的痛苦仿佛一时冰释。(常迎春)

链接 苏陆辛刘。刘过与苏轼、陆游、辛弃疾四人之词皆有豪放之气,被后人并称为“苏陆辛刘”。清人田同之西圃词说“王士禛论词”云:“有词人之词,柳永、周美成、康与之之属是也;有英雄之词,苏、陆、辛、刘是也。”

布袋。亦作“布代”“补代”。宋代对入赘女婿的称呼。朱翌猗觉寮杂记上卷:“世号赘婿为布袋……此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绝,不肯嫁出,招婿以补其世代尔。”宋无名氏潜居录则称:“冯布少时,绝有才干,赘于孙氏,其外父有烦琐事,辄曰‘俾布代之’。至今吴中谓倩为布代。”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味道》全诗赏析

    叩齿晨兴秋院静,焚香冥坐晚窗深。七篇真诰论仙事,一卷檀经说佛心。此日尽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尘侵。自嫌习性犹残处,爱咏闲诗好听琴。

  • 王瑞明《大明一统志》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王瑞明 《大明一统志》是明代一部较完备的全国

  •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

  • 描写鸟叫的诗句古诗词(关于鸟叫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鸟叫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鸟叫的诗句,关于写鸟的诗句,形容鸟叫的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保险柜里的人 林彧

    太阳消逝了,星星和月亮,所有的 发光体都不见了。我在黑黝黝的方 盒里,是我在冷冰冰的保险柜中…… 他们说,他躲在那只保险柜中——是自己躲进去的,保险柜的钥匙和号码只有他知道。 一群人围着铁皮保险柜指指

  • 《如梦令·何处一声鸣橹赏析》

    【评解】 冬日汉江上本极静谧,忽然船桨击水,寒鹭惊飞,与积雪的远山相映,平添不少江山生趣,这景色实难描画,遂使诗人留连忘返。末句“数遍溪南烟树”,状不忍遽去之情宛然。

  • 元戏剧《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鉴赏

    元戏剧《关汉卿》鉴赏 《裴度还带》全名《山神

  • 欧阳修《闻原甫久在病告有感》全诗鉴赏

    东城移疾久离居,安得疑蛇意尽袪。诸老何为谗贾谊,君王犹未识相知。浮沉俗喜随时态,磊落材多与世疏。谁谓文章金马客,翻同憔悴楚三闾。

  • 白居易《闺怨词三首》全诗赏析

    朝憎莺百啭,夜妒燕双栖。不惯经春别,唯知到晓啼。珠箔笼寒月,纱窗背晓灯。夜来巾上泪,一半是春冰。关山征戍远,闺阁别离难。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

  • 苏轼《日日出东门》全诗鉴赏

    日日出东门,步寻东城游。城门抱关卒,笑我此何求。我亦无所求,驾言写我忧。意适忽忘返,路穷乃归休。悬知百岁后,父老说故侯。古来贤达人,此路谁不由。百年寓华屋,千载归山丘。何事羊公子,不肯过西州。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