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涸泽之蛇》全文和鉴赏
——韩非子·说林上
这则寓言是齐国的鸱夷子皮向田成子献计时讲述的。田成子是齐国的显贵人物,鸱夷子皮是他的幕僚。田成子离开齐国逃往燕国,在途中,鸱夷子皮向田成子说:“我们就这样按本来的身分行动,别人必定会杀了你。你相貌堂堂,我外貌不扬,如果你装成我的随从,别人就会把我看成大国的卿相,把我们当成更了不起的奇特人物,从而就能在逃亡途中避开危险,并得到别人的敬重。”但鸱夷子皮并不是直接提出这个计谋的,而是先借助涸泽之蛇的故事来说服田成子。
故事讲的是水泽枯竭以后,蛇要迁移。如果大蛇、小蛇按正常的秩序行走,必定遭人打杀。于是小蛇建议大蛇用嘴衔负着它上路,使人以为这是神蛇在行动。大蛇依言行事,果然人们以为它们是神蛇而远远避开。田成子听了这个拟人化的故事后,同意了鸱夷子皮的方案,逃亡时果然平安无事,而且还受到旅店主人的热情款待。
这则寓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大蛇、小蛇合谋使用了欺骗的手段,因而人皆以其为神灵,避之唯恐不及。这使我们联想到,在尔虞我诈的社会中,玩弄机谋权术的人,往往能捞到不应得的利益。因而这则寓言客观上有力地鞭笞了这种现象,暴露了附炎趋势的社会心态,富有较深刻的讽刺意味。不过韩非的本意恐怕不在揭露这种现象,而是赞扬鸱夷子皮的机智,肯定其智谋权术。
本则寓言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读来特别生动有趣。它所描述的仿照大蛇、小蛇之事的田、皮二人的行动,在后世成了一个著名的喜剧性故事。韩非子有300多则寓言,大都用历史故事做题材;采用动物故事为题材并且使用拟人化手法的仅有“涸泽之蛇”与“三虱相讼”(说林下)。因此,本则寓言在韩非寓言中有特殊代表性。
-
行看腊破好年光,万寿南山对未央。黠戛可汗修职贡,文思天子复河湟。应须日御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吉甫裁诗歌盛业,一篇江汉美宣王。
-
路入门前柳。到君家、悠然细说,渊明重九。岁晚凄其无诸葛,惟有黄花入手。更西风、东篱依旧。斗顿南山高如许,是先生、拄杖归来後。山不记,何年有。是中不减康庐秀。倩西风、为君唤起,翁能来否。鸟倦飞还平林去,
-
绍兴三十一争(1161)九月,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十一月,虞允文指挥宋军大败金兵于采石矶。不久完颜亮为其部下所杀,金兵被迫撤退。十二月,知均州武钜派乡兵总辖杜隐北进,曾一度收复西京洛阳。这时陆游在杭州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闻报兴奋不已,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太阳下的黑点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最好的苹果酒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有黑点看到完整的诗是什么,谁知道有一句关于太阳和黑斑的名言,后半句好像是什么“我却从太阳,最好的苹果酒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有黑点看到完整的诗是什么。好像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 日斑[sunspot] 即太阳黑子。在太阳的光球层上,有一些旋涡状的气流,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看起来是黑色的
-
题解】 在专制社会,封建帝王有许多剥夺百姓钱物的手段,唐中期的宫市就是其中之一。人民有苦说不出,白居易则敢于代匹夫匹妇语,为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一呼!作者通过一老翁在寒冬腊月早起卖炭却被宫使将炭掠走的叙
-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八首课外古诗词(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有哪八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八首课外古诗词,内容包括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有哪八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八首古诗的题目,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行行重行行(无作者)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
-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
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名言: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
芳朽自为别,无心乃玄功。夭夭日放花,荣耀将安穷。青松遗涧底,擢莳兹庭中。积雪表明秀,寒花助葱茏。贞幽夙有慕,持以延清风。无能常闭阁,偶以静见名。奇姿来远山,忽似人家生。劲色不改旧,芳心与谁荣。喧卑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