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黄筌画雀》原文|翻译|赏析
宋·苏轼2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3: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4。乃知观物不审者5,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6?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7。
1黄筌(quan):五代后蜀画家。2苏轼(1037-1101):宇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大文学家。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本文与下三则均选自苏东坡集。3或:有人。4信然:确实如此。5审:精审细密。6大者:指更大的事。7务:致力。
【析点】 像黄筌那样的画家,久已成名。但他画的飞鸟却“颈足皆展”,造成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对事物观察不够细致,同时这也暴露了他学识的不足,说明他不懂得“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以保持身体平衡的道理。
如果说黄筌由于“观物不审”,出现错误,遗为话柄,那么苏轼作为一个评判者不轻信人言,而是经过认真的观察,确信无误后才下结论,这显然要高黄筌一筹。
此题跋实则提示了一个永恒的创作规律,那就是:在艺术创作中,要深入观察,要勤学好问。
-
悬浮我有一支黄梨木做的桨在城市灰蓝的空中划动我租住一座被开发商冠名“香都丽舍”的住所五十平方米栖身地像一座安静的孤岛我的屋子朝南,
-
廖燕在1747年(康熙十二年)初至广州,为时一年。这一年十二月,吴三桂联合耿精忠、尚之信发动叛乱,三藩之乱起。数月之间,连陷辰州、沅州等地,据岭南六省。此时,斗争性质未明,廖燕寄予复明厚望。于是,在广州写了这首诗,时间当在1747年末,
-
欧阳修的《画眉鸟》是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画眉鸟的形态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变化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的无奈感。这首诗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 The poem "The Drawing of the Sparrow" by Ouyang Xiu is a profound work of art. It vividly describes the appearance and behavior of the sparrow, express
-
[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的
-
公颜如雪柏,千载故依然。笑我无根柳,空中不待年。肯留归阙旆,坐待逆风船。特许门传龠,那知箭起莲。相逢月上後,小语坐西偏。流落千帆侧,追思百尺巅。躬耕怀谷口,水石羡平泉。茅屋归元亮,霓裳醉乐天。行闻宣室
-
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羽驾灭去影。飚车绝回轮。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徒霜镜中
-
凯特·肖班 (葛林 译) 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 是她的姐姐朱赛芳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
-
【4648】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未来(刘锋著,中信出版社,18 5万字,2019年7月第1版,65元)△三部分9章:一、趋势与产
-
我亲历的“夜不闭户”年月在中国传统语汇中,“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往往用来形容世风良好的最高标准,也是心地质朴的子民过上安定舒心
-
大孝终身慕父母。 ① (《孟子》) 【注释】 ①慕:钦佩,景仰。 【译文】 大孝是一辈子钦佩、景仰父母。 【评说】 能够一辈子都让我们钦佩、景仰的父母,不多。而能够一辈子都钦佩、景仰父母的孝子,就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