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曲·[近代]秋瑾》原文与赏析
[近代]秋瑾
秋风起兮百草黄,秋风之性劲且刚。
能使群花皆缩首,助他秋菊傲秋霜。
历代文人多悲秋之作。但,你见过秋风曲里这样充溢人性的“秋”么?
首句“秋风起兮百草黄”中,一“起”、一“黄”,干脆利落。你瞧,秋风纵情疾走,秋草“拂之而色变”,全然枯竭的生命只因“秋风之性劲且刚!”秋以肃杀为性,秋风其势勇不可挡,其力坚不可摧。“群花皆缩首”,花儿凋零,姹紫嫣红陡然间永失妖媚,这乃是秋风的威力。秋菊当然也是花,只因它不似“群花”娇弱之质,“铁骨霜姿有傲衷”(秋瑾菊),傲然接受了秋风“劲且刚”的挑战,令秋风刮目而视,深为折服,也因此才有了它毫不犹豫的“助他秋菊傲秋霜”的友好举动。
秋菊之性凝于一“傲”字,坚强不屈,永不低头,而秋风知之,读者也便由秋风之举知之。秋霜苦寒,秋风引秋菊为知己,暗动协助之念。一股阳刚之气的“秋风”由一句反对中一“助”字忽增了人性化的宽和与妩媚,刚柔相济。此神来之笔便使“秋风”的秋味独具特色,独得一份轻快的浪漫主义色彩。
早在少女时代,秋瑾就创作过一些咏物诗句。如“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菊)“天涯沦落无人惜,憔顇欺霜傲雪姿。”(梅)你是否发觉:同颂傲姿,这两首诗所咏菊和梅赫然立于主角位置,而秋风曲所咏的秋菊不然。作者的秋风曲极力渲染的是浓浓的秋的氛围,至末句,“秋菊”才以兼语的身份匆匆走过。但显然,这是位个性鲜明的孑身过客。
对宽泛背景的大肆渲染实是现实主义的、为秋菊而作的铺垫,有了背景的反衬,它显得尤为突出和坚强;秋霜作为秋菊的对抗面出现于诗末,在同样的环境里仓皇出场,也更见其傲岸不群。无秋霜之寒则无秋菊之傲,无秋菊之傲则无秋风之助也。秋瑾以菊、梅自喻,她能把所咏之物放到如此深广的背景中观照,并越过纯粹咏物的格局,用鲜明的形象将玄妙的哲理诗化,说明她的思想已逐步走向了成熟。
作为一个诗潮澎湃的作者,秋瑾把她横刀跃马的女侠风貌带到了秋风曲中。全诗遣词简约而干脆。诗凡四句,每句都构成一个独立的、客观的意象判断,其内容相当丰富。易传云:“立象以尽意。”读毕秋风曲,我们总觉余音未尽,诗的一组意象群具有高度的多义性和象征性。
没有离愁别恨,也没有对恶劣环境的妥协,不是悲伤之作,更不是豪华词藻的堆砌,秋瑾只是以她成熟的冷静,雄浑豪迈的风貌和如火如荼的情怀,竭力塑造了有人性的“秋风”,傲然的“秋菊”、顽固的“秋霜”,以及一个浑然一体、引人深思的环境。全诗朴实,同时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色彩。
-
携手望千里,于今将十年。如何每离别,心事复迍邅。适越虽有以,出关终耿然。愁霖不可向,长路或难前。吴会独行客,山阴秋夜船。谢家征故事,禹穴访遗编。镜水君所忆,莼羹余旧便。归来莫忘此,兼示济江篇。
-
于重阳有关的古诗词(关于风霜雪雨花草树红橙黄绿蓝紫的古诗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于重阳有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风霜雪雨花草树红橙黄绿蓝紫的古诗文,求一首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和五个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佳节的诗句。一 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
-
母瑞山尘世里,只有抱紧信仰抱紧一颗忠诚的心才不会迷路,才不会把自己丢失不管路多么遥远只有一颗虔诚的心才能抵达一尊《艰苦岁月》的雕塑
-
用文学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张嵩文学创作专论◎王武军张嵩,1963年8月出生于宁夏固原。1979年参加工作,最初当过教师、警察,后从事干部
-
抢雨 一尽管已过七夕,清晨与夜晚秋意日浓,但炎炎的夏日远没有走到尽头。垄头陌上,田间瓦舍,沟沟壑壑里,短衫与凉鞋依旧是这个季节里村
-
【原题】:淳熙七年春帖子·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合六首
-
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
古文观止·王弘撰·与赵韫退大参书 昨承执事枉
-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出处】唐杜秋娘《 金缕衣 》。 【意思1】有花可折的时候就应当折 下来,不要等到没有的时候空折树枝。 有花:一作花开。直:径直,就。须: 应当。 【意思2】
-
日常课陀螺旋转在窗外,也在我体内雨丝扭绞成鞭子,落在额头上鸟鸣凿出的窗口,常常令我呆若木鸡而人生如鱼活在刀俎间须有密室,有野火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