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挚《沉醉东风·重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元]卢挚
题红叶①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②?
【注】
①相传,唐代有一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经御沟流出宫外,为一读书人所得。后来宫中遣放宫人,题诗的宫女就嫁给了那个读书人。
②“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红叶:化用唐代红叶题诗配佳偶的传说。传说大意是某宫女题诗在红叶上,投入御沟承受水流出宫外,被某士子拾得,后巧结良缘。
⑴请赏析“月落山容瘦”的“瘦”字的妙处。(3分)
⑵请赏析“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所蕴涵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⑴示例: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秋天草木凋零,月落时分山影斜长显得清瘦的姿态。(3分)
⑵示例:表达了作者在重阳佳节,面对衰柳寒蝉的满目秋景,却无人作陪的淡淡哀愁。(3分)
二:
1.这首曲能够突出“重九”特点的意象有哪些?营造了怎样的意境?(5分)
2.这首曲包含多种情感,请结合全曲进行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全曲能够突出“重九”特点的意象:红叶、黄花、长天、雁影、瘦山、衰柳、寒蝉,营造了暮秋萧瑟、冷清的意境。
(意象答对2个得1分,总共3分,意境2分。)
2.①陶醉于赏黄花之中的快乐;②因秋景冷清油然而生的内心孤独;③年华老去,无知己相伴的愁苦。(6分,每点2分)
[译文]
题诗在红叶上让它带着情意承受御沟的流水飘走,观赏菊花的人醉卧在歌楼上。万里长空雁影稀疏,月亮落了远山变得狭长而显清瘦,暮秋时节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景象。衰败的杨柳,寒秋的鸣蝉,天地间一片哀愁,这时节,有谁肯送酒来和我一起解忧?
-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处】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 【意思】落日依傍着远山天光辉煌,黄河冲涌起浪滔流入海疆。要放眼远眺尽览美景,唯有举步攀登向更高层楼迈上。
-
《士信悫而后求知能焉。》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杨子懒属书,平居惟嗜酒。一沐或弥旬,解酲须五斗。淡尔轻荣利,何常问无有。忍忆四马归,行为一麾守。湘酎自古醇,醽水闻名久。簿领但盈几,圣经不离口。湖田赋稻蟹,民讼争◇亩。兀尔即沈冥,安能知可否。聊为寄情
-
寿阳曲·渔村夕照 马致远 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 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曾参加元贞书会,与
-
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观变穷太易。探元化群生。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驺虞不虚来。鸑鷟有时鸣。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沈冥。
-
白日下駸駸,青天高浩浩。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顺之多吉寿,违之或凶夭。我初五十八,息老虽非早。一闲十三年,所得亦不少。况加禄仕后,衣食常温饱。又从风疾来,女嫁男婚了。胸中一无
-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
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裙深树出幽菲。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胡不归。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
-
到了祭祀的日子,大家又宰羊又摆酒宴,登上贵族们的公堂,举起酒杯祝贺,一生长寿健康。大家各得其所,其乐融融,一年也就风调雨顺平平安安地过去了。来年,将是更美好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