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横波亭为青口帅赋》阅读答案及翻译
元好问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淡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注]这首诗作于金国灭亡前夕。①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②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后用“元龙百尺楼”来指高峻。
(1)这首诗首联写了什么意象?请简析其特点。
(2)颈联所写情景的特点是什么?在全诗起什么作用?
(3)本诗为清口帅所作,诗人既赞颂清口帅,又借此表达自己的心怀志向。你读了本诗感受到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怀和志向?
参考答案
(1)意象:孤亭。特点:突兀、挺拔(“插飞流”)、气势凌人(源自第二句)。
(2)“疏星、淡月、老木、清霜、鸿雁”名词叠加,构成了一幅寂静萧瑟的秋夜江景图,渲染出凄清的氛围,暗含着作者对国家前途(由注释可知)的忧思,不仅为后文表达对清口帅的期许之情张本,还造成了行文的波澜起伏。
(3)诗人借环境勾勒,衬托出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坚定威武的将军形象,借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危难的担忧和对将帅真诚深切的期望之情,表现了自己赤诚的爱国情怀。
二: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下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起笔不凡,辞采雄壮,又巧借典故,既写出了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也暗指了亭名之由来。
B. 颔联写眼前的景色引发了诗人对“千年豪杰”的追忆,这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表达的情感一致。
C. 颈联中疏星、澹月、老木、清霜加之“秋”与“夜”,描绘出一派清寒江景,而鱼龙潜江,雁掠长空,更添清寥之感。
D.这首诗融情于景,借咏横波亭及周围山川形势,勉励青口帅勇往直前,收复失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②有人称元好问的诗“有豪放迈往之气”。请结合相关诗句,从内容或语言的角度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 B(3分)
②答案示例:
示例1:元好问这首诗“有豪放迈往之气”。从内容上看,全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比如首联和颔联作者以横波亭的孤高之势、周围山川的雄壮暗喻青口帅豪杰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都表现出勇往直前,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
示例2:元好问这首诗“有豪放迈往之气”。从语言上看,本诗遣词用字不同凡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像首联中的“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来了。再如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磅礴于胸的豪迈之情。
(评分要点:角度明确,1分;结合原诗进行具体分析,3分)
翻译:
横波亭凌空飞架在青口小沙河入海处,
整个豪雄气势压过当年陈元龙的百尺楼气魄。
登上横波亭凭高临远,可望见“飞流”奔入海口,与万里风涛的
大海相接,
干百年来,豪杰的豪气使山河雄壮。
星空稀疏,月光凄迷,江夜平静,鱼龙潜藏,
老树败叶凋零,白霜寒气凛冽,北雁南飞,哀声阵阵。
登上横波亭,持着长剑,放声高歌,举杯畅饮,
怅然远望浮云低压的西北方,那里本是中国的领土。
-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保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呼斗酒,同君酌。更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
-
我在陕西泾阳县出生、成长、读书,后来从学校返乡做农民。十几岁时,去两百多里路外的煤矿拉煤,在火车站装车卸车扛两百多斤的盐包子,打土
-
《左传》 齐棠公 ① 之妻,东郭偃 ② 之姊也。东郭偃臣崔武子 ③ 。棠公死,偃御 ④ 武子以吊焉。见棠姜 ⑤ 而美之,遂取 ⑥ 之。 庄公 ⑦ 通 ⑧ 焉,骤如崔氏 ⑨ ,以崔子之冠赐人,侍者曰:“
-
王士祯·真州绝句《其四》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注释】 1.本篇写江岸上的景物和渔家的生活。 今译 江岸一带,多是钓人居住, 柳陌菱塘,掩映稀疏。 最美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① ,丰年留客足鸡豚 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 ③ ,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 ④ ,拄杖无时夜叩门 ⑤ 。 【注释】 ①腊酒:农
-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 ② 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③ 。于是焉河伯欣然 ④ 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⑤ 。于是焉河伯始旋 ⑥ 其面目,望
-
《素馨》咏素馨 素馨,一名那悉茗花。系木犀科
-
从常德到沅陵,一个旅行者在车上的感触,可以想像得到,第一是公路上并没有苗人,第二是公路上很少听说发现土匪。 公路在山上与山谷中盘旋转折虽多,路面却修理得异常良好,不问晴雨都无妨车行。公路上的行车安全的
-
【名句】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江楼: 江边楼台。渺然: 心里感到空虚,若有所失的样子。句意: 一个人独登江楼感到思绪茫然,从江楼上望去,只见月光泻在水上,水天连成一片,分不清哪是月色,哪是
-
《学以为耕,文以为获。》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