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后期》《人日思归》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蜀道后期
(唐·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①人日:正月初七。
①试对薛诗前两句中加点的虚词作简要赏析。(3分)
②薛诗的三四句和张诗的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试作比较分析。(5分)
参考答案
①“才七日 ”,用“才”突出七日时间之短;“已二年”,用“已”表示两年之时间长。(1分) 以时间的长短对比表现在外时间之长,以入春时间之短,反衬离家时间之长,表达思归之切。(2分)(赏析时一要分析其在句子中的作用,二要分析这两个虚词对表现诗歌主旨的作用。)
② 相同点:都使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1分)薛诗以人与雁对比,张诗以人与秋风对比,(1分)都突出了游子归家之晚,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1分) 不同点:张诗还用拟人手法把无情的秋风人格化,借抱怨秋风先至,含蓄委婉的抒发不能及时回家的烦恼之情。(2分)(如答薛诗使用对偶可给1分)
赏析:
人日思归是南北朝诗人薛道衡的诗。作者已平实自然的语言道出度日如年的心情,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却又身不由己的苦恼。
这首五言小诗写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新春佳节时刻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普遍心理,诗人即景生情,以平实自然、精巧委婉的语言,表达出他深刻细腻的情感体验,把思归盼归之情融入到九曲柔肠之中,景中寓情,情中带景,情景交融。并运用了对比映衬手法,叙述中有对比,含蓄宛转地表达了作者急切的思归之情,而且作者将“归”与“思”分别放在两个相对照的句子中,与题目遥相呼应,别具特色。
蜀道后期是唐朝大臣张说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作者力争按时回到洛阳,不料情况突变,秋前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表现了心中的怅惘;后两句作者却绕开一笔,埋怨秋风无情,不等自己抢先到洛阳去了,抒写内心感触,点明题意。这样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把本来无情的秋风人格化了,借抱怨秋风,抒发心中烦恼,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
曹植诗《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
-
同学一首别子固同学一首别子固 【原文】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55],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56],非
-
(一)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二)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三)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四)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五
-
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雪中乘兴真聊尔,春尽思归却罢休。何日五湖従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
-
【4441】社会与经济:信任、权力与制度(〔美〕马克·格兰诺维特著,王水雄、罗家德译,中信出版社,28万字,2019年3月第1版,68元)6章:[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双人相声,内容包括简短古诗相声(稍微搞笑)二人台词,跪求有关“诗歌”的双人相声,跪求有关“诗歌”的双人相声。China the youthful 中国你永远年青Among the many pretty ones, 万千佳丽, Only you
-
国学名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出处和解释
【名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语出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诗人必须把难以描摹的景物和情思,化为既生动而又含蓄的诗的语言,景物要写得令人有“如在目前”的感觉,含意要能引起读者的积极遐想
-
帝 ① 曰:“夔 ② !命汝典 ③ 乐 ④ ,教胄子 ⑤ ,直而温,宽而栗 ⑥ ,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 ⑦ 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 ⑧ 伦 ⑨ ,神人以和。”夔曰:“於 ⑩
-
清穹凛冬威,旱野渴天泽。经旬三尺雪,万物变颜色。愁云嘘不开,惨惨连日夕。寒风借天势,豪忽肆陵轹。空枝冻鸟雀,痴不避弹弋。长河寂无声,厚地若龟坼。阴阶夜自照,缺瓦晨复积。贮洁莹冰壶,量深埋玉尺。凝阴反穷
-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