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和氏》全文、注释和鉴赏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王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若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而禁群臣士民之私邪;然则有道者之不僇也⑤,特帝王之璞未献耳。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不敢卖重;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⑥,而游士危于战陈⑦;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⑧,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注释〕 ① 楚: 春秋时期的楚国。和氏: 即卞和,春秋时期的楚国人。楚山: 即荆山,位于今湖北省南漳县西。 ② 厉王: 春秋时楚国君主,依韩非子此篇,为楚武王之前在位。 ③ 刖: 古代一种砍掉脚的酷刑。 ④ 文王: 即楚文王。楚武王的儿子,名赀。 ⑤ 僇: 通“戮”。 ⑥ 浮萌: 游民。萌,通“氓”,民。 ⑦ 陈: 通“阵”。 ⑧ 倍: 通“背”,违背。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①:“大臣太重,封君太众②。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减百吏之禄秩③,损不急之枝官④,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⑤,吴起枝解于楚⑥。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⑦,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⑧,商君车裂于秦⑨。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枝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
〔注释〕 ① 吴起: 战国时期卫国人,法家代表人物。楚悼王: 战国时楚国国君,名类。 ② 封君: 指有封邑的贵族。 ③ 禄秩: 各种等级的俸禄。秩,等级。 ④ 枝官: 多余的官。枝,树的旁枝,此喻指多余的无用之物。 ⑤ 期(jī)年: 一周年。 ⑥ 枝解: 分裂肢体的酷刑。枝,通“肢”。 ⑦ 商君: 即商鞅。秦孝公: 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名渠梁。什伍: 古代的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 ⑧ 八年: 根据史记·商君列传,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商鞅即任秦国的左庶长,开始实行变法,到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年前338年)孝公死,变法实际实行二十一年。 ⑨ 车裂: 将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车上,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撕裂肢体。
【鉴赏】 和氏之璧是稀世的珍宝,但稀世珍宝的问世,却是如此地崎岖坎坷、如此地艰难曲折!卞和为之失去了双脚,为之泣血荆山之下!血泪终于换来了楚文王的同情,他派人来询问实情,加工玉璞,并从中获得了一块旷世宝玉——和氏璧。
和氏璧的故事给人以多方面的深刻启示。一是世间的稀世之宝常蕴含于平常的璞石之中,英雄多起于草莽,千万别只看外表。“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要识得和氏璧这样的宝玉,必须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必须经过一番琢磨治理的工夫,否则必将埋没稀世珍宝,必会埋没旷世奇才!二是卞和坚强的信念、坚韧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和氏璧最终所以被社会认识的重要原因。世事本多曲折,英雄常常落难,人才不可能没有被误解、被埋没,甚至遭到抛弃的时候,但要如和氏那样坚强自信,失掉双脚、遭受误解与委屈而不放弃。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总会闪光,是大才必有大用。三是即使是稀世珍宝,也不能只是待价而沽,等待被别人发现、被别人赏识、被别人重用,而应改变观念,转换角色,积极主动,毛遂自荐。试想,如果不是卞和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楚王奉献玉璞,而是等待有一天玉工到民间来收集原料,和氏璧必将错过时机,甚至是永远埋没。而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不要等到年老体衰,再来发老骥伏枥和英雄暮年的浩叹!
卞和为了向社会贡献稀世珍宝而失掉了宝贵的双脚,他是不幸的,也是可敬的!和氏璧这块稀世之宝能遇到卞和这样一位以生命证明、显示其价值的人,它是幸运的,也是可悲的!因为它的价值却需要用一位无辜者的双脚和血泪来换得社会的认可,这难道不是可悲的吗?同样,法家变法图强的法术虽对国家、君主也具有毋庸置疑的价值,而吴起、商鞅却为之遭受了肢解和车裂的酷刑,法家思想家韩非在谈到二人的遭遇时,又怎么能不充满委屈和悲愤呢!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英雄面世,奇才出现,伟大的改革家来到人间,遭遇坎坷、曲折和艰辛也是必然的: 你超越众生,睥睨群雄,就必然会招来嫉妒;你改造传统,挑战权威,就一定会受到指责;你压倒一切,气贯宏宇,就难免会造成恐慌,更何况你生活在世间,处于一定的利益分配关系之中,你可能在无意中已触动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
不过,你应该坚定向前。是雄才,你就去施展你的大略;是鲲鹏,你就去搏击你的长空;是金子,你就去发出你的光芒!你的功过,历史自有公正的评说。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注释】 选自唐·柳宗元《小石潭记》。小石潭,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小丘西。 可:约略,大概。 百许头:一百条左右。许,上下、左右。表示不能确定的数。 下澈:照到水底。 影布石上:鱼的影子布满在石头上。 佁
-
作者: 顾志华 《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顾炎武
-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尝了新自我的家乡运来的香肚。大约为了赶运来应节,风干得还不很透,但是已经够甘香了,一吃到嘴里,就获得了这种家乡食品所特有的滋味。而今年的香肚售价更特别相宜,我只能说这真是口福。 香肚不见于乡土籍载。它
-
暮年不赋短长词。和得渊明数首诗。君自不归归甚易,今犹未足足何时。偷闲定向山中老,此意须教鹤辈知。闻道只今秋水上,故人曾榜北山移。 作品赏析【注释】①作期同上。稼轩于京口任上,既有《永遇乐》、《
-
[唐]林宽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林宽,唐代
-
伊斯兰教是文莱的国教。文莱马来人伊斯兰化程度更高,尤其在社会生活方面受西方影响较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出处】唐李白《 把酒问月 》。 【意思2】古人和今人仿佛流 水一样在世间走过,大家看到的月亮都是这样。我只愿意在一边唱着歌
-
烝民 作者: 刘瑞明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