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侠《扑蝴蝶》阅读答案
宋•赵师侠
清和时候,薰风来小院。琅玕①脱箨,方塘荷翠毡。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园林②绿阴初遍。
景何限?轻纱细葛,纶巾和羽扇。披襟散发,心清尘不染。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
【注】①琅玕:翠竹的美称。②箨: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片主要以景物描写为主,薰风来院,脱箨琅玕,方塘翠荷,清新雅致又不乏生机。
B.下片主要以抒情为主,“纶巾和羽扇”化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向往。
C.“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句式倒装而形成的错位结构具有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
D.下片“景何限”一句承上启下,诗人通过美景何限的惋惜,进而引发世事沧桑的感慨。
E.“一杯洗涤无余”,形象地写出了词人的心绪在饮酒中释怀,表现了其淡泊名利的心境。
(2)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6分)
参考答案
(1)BD(B项,不是用典,诗人意在表达自己的不俗装束与不凡气度。D项,“景何限”结合全词是词人对美景由衷的赞美和感叹,并无惋惜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选对一个2分,选对两个5分。)
(2)刻画了一位雅致洒脱,心境明澈、超脱而不慕名利的词人形象。词人对所写之景的喜爱,如薰风小院,绿竹翠荷,侧面烘托出词人的情趣雅致。词人轻纱细葛、羽扇纶巾、披襟散发的装束中自有一份洒脱非凡气度。“心清尘不染”、“洗涤无余”、“万事消磨”、“浮名薄利休羡”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明澈、不慕名利的超脱心境。(每点2分,共6分)
-
此诗写志士的愤慨。沈德潜评曰:“悲咽。”第一句从《古诗十九首》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化出。接着说“百岁复如何”,用诘问名式,深入一层,增强了人生感慨的表达力量。后半首申足前意。著名的苏轼《前赤壁赋》有一段绝妙好辞说:“‘月明星稀,
-
司马迁 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出处】唐 王维《酬张少府》 。 【翻译】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 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 【全诗】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
-
一 14岁的少年高文华在背着小小的行囊,踟蹰于古城的小街深巷时,那个云雨霏霏的清晨,便给了他一种异常强烈而又无法言明的生命预感。他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的形式,内容包括古诗的形式,诗词的形式,古诗分别几种形式。首先,古诗分为两大类,即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也即通常所讲的格律诗,源于六朝,成于唐朝。其中律诗为正体,分五言律、七言律和排律三种。每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秋古诗词100首doc,内容包括中秋节古诗词100首,五言四句中秋古诗100首,五言四句中秋古诗100首。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
-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名言: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注释: 赫奕: 盛大。林下: 指退隐之处。泉下: 指人死后的归所。 句意: 做官的前途虽然显赫盛大,
-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出处】唐杜荀鹤《 春宫怨 》 【意思】煦暖的春风里鸟儿唧喳细碎,午日高照使花影浓密而深重。相忆往昔在越溪浣纱的女伴,驾扁舟欢快地穿行采摘芙蓉
-
杜甫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贱
-
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之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后操讨乌桓,又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