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的特点
散文诗的特点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散文诗的特点,欢迎大家分享!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是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
1、诗:韵文;讲求句式关系的基本规定性;一般说来,长度上受到限制。
2、散文:无韵文;不讲究句式关系(所谓单行散句是)。一般说来,长度上比诗受到的限制要小。
3、散文诗:或韵或散;句式通常短小;篇章长度通常短小。
形式上的区别我认为就是这样的。另外,还有题材上的区别、写作方法上的区别、风格上的区别等等。体会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散文诗是散文还是诗?有人说,是诗;有人说过是散文。当然重要的不是文章的结构方式,重要的是它自身的写作和表达方式。虽然它具有散文行文的特点,但他的精髓依旧需要用诗歌的语言和思维来完成情感的表达,如同青蛙,陆地可以开阔它的视野,但它终生还是离不开水,诗歌就如同散文诗的水。
散文诗比散文“内容更精辟,诗情更浓烈,篇幅更短小,语言更优美,意境更深远”;它比诗歌“表现更自由,思维更活泼,联想更丰富,舒展更自如,情感更和谐”。
因此散文诗姿态横生,不受格律和韵脚的束缚,它是自由灵活的散文形式与精湛优美的诗意内容的有机结合体,兼二者之长,更重于形式上散文一样的无拘无束,更长于内容上诗一样的抒情言志。可以说它是凝练的散文,自由的诗歌。苏联散文诗作家普列什文说:“我是带着自己的诗走进散文!”可以说概括了散文诗的特点!
如果说大海是诗,海滩是散文,那么,贝壳应该是散文诗;如果说太阳是诗,月亮是散文,那么星星应该是散文诗。在散文和诗歌的两个空间,散文诗的连接作用是不可以替的,是一条连接两大文学形式的清幽的小路。近年来,散文诗受到更多数人的喜爱,是因为这条路再拓宽同时,散文和诗歌的探索中,也正寻求着散文诗独有的自由和抒情。
从文学的发展趋势与规律上看,文体的区分将越来越细,各种风格不可以兼容的地带,给了散文诗发展的空间。散文诗是世界性的,而‘且非常平民化的,中国的散文诗虽然发展不过几十年,但中国传统文学中“赋”的写作艺术手法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和继承,因此中国散文诗还是有着自己的创作特点和民族精神的'。散文诗是一种新的独立存在的一种适合汉文化发展和实践的优美的文学体裁。
从诗的发展看,从严格的格律体的产生到走向自由诗的过程,都伴随着散文诗的痕迹。而散文诗是自由诗的进一步解放,没有自由诗,是不可能发展散文诗的。
从散文的发展趋势看,逐步走向分化,已经形成了各种独立的新的文体,议论性散文,演化为杂文;叙事性散文,派生出报告文学,抒情中的散文于诗歌中停滞于传统风格的流派相结合,产生散文诗是一种必然!
所以说,散文诗的产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它必将摆脱依附于诗或者散文的附庸地位,这是一片新生的绿色的土壤,这里有人文精神的种子,也有大自然的迤俪风光和清新的空气。
了解散文诗要比了解诗歌容易和显与理解,也要比散文更多一分艺术光泽和吸引人们的情趣。对于写散文诗的人来说,了解散文诗与散文和诗歌的血缘关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自觉地注意到从这两方面来吸取营养。想写好散文诗,注意散文的行文特点以及熟练地掌握诗歌的表现技巧,注意思维和语言的衔接,同样没有真实的情感,是很难写出好多散文诗的。
散文诗是因为其内容重在一般为诗所集中表达的感悟过程而与诗拉上关系的。当然,有人说,这种现象是写作者造成的“文体侵权”,比较新鲜!
-
王安石 文公非董子作《仕不遇赋》,惜其自待不厚。以予观之,《诗》三百,发愤于不遇者甚众。而孔子亦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盖叹不遇也。文公论高如此,及观于史,一不得职,则诋宰相以自快。今吾
-
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明日归长安,为君急走马。
-
袁枚的《浙东三瀑布记》以其丰富的意境和独特的描写方式而备受赞誉。作品中,袁枚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瀑布的雄伟壮丽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伟力和奇妙。通过这些描写,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瀑布的声音和水气的清凉。整篇文章氛围庄重而又幽静,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浓郁的自然之美。袁枚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了瀑布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作品无论是在描写技巧上还是在意境的塑造上,都堪称一篇佳作。
-
辛弃疾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这首诗写于元和十年九月前后,赴任江州司马的途中,时在长江飘行的官船上。他是七月下旬接到贬谪的诏书,根据惯例,贬谪官奉诏后不得
-
《先秦散文·庄子·达生(节选)》原文鉴赏 仲尼
-
《艳婚野史》是明清时期的一部小说。本书以其生动直接的描写手法,展现了封建社会中虚伪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婚姻制度中的弊端。
这部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的一段艳情婚姻,揭示了封建婚姻的虚伪与透明。故事中的男主角与女主角因为家族利益相亲相爱,并以此为基础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在婚姻的表象下,隐藏着各种不可言说的秘密。男主角因为贪图财富和权势,不顾婚姻信誉,与其他女性发生了婚外恋。女主角为了保住自己的地
-
远东各国都有祖先崇拜这一种风俗。现今野蛮民族多是如此,在欧洲古代也已有过。中国到了现在,还保存这部落时代的蛮风,实是奇怪。据我想,这事既于道理上不合,又于事实上有害,应该废去才是。 第一,祖先崇拜的原
-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帕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思想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
-
(解题) 本篇以首句“达生之情者”的首二字为题。但达生并非其全部内容,此外还讲到达命。 主旨在于讲求养生之道,以弃事遗生来达成之。做到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其所以亏于形精者去之。神全无物。 原 文 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