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方生《灵秀山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湛方生:灵秀山铭
湛方生
岩岩灵秀,积岨幽重。傍岭关岫,乘标挺峰。桂柏参干,芝菊乱丛。翠云夕映,爽气晨蒙。笼笼疏林,穆穆闲房。幽室冬暄,清荫夏凉。神木奇生,灵草贞香。云鲜其色,风飘其芳。可以养性,可以栖翔。长生久视,何必仙乡。
湛方生的这篇短铭,如一幅灵秀、清丽的山水图。全文不到一百字,然而将灵秀山的清美景色写得玲珑剔透。作者在文章开头,先用大笔勾出险峻幽深的山峦体势,再用细笔勾勒描摹花木云雾,复用对称的句子点出林中静穆闲雅的幽室。可以想见,这里便是作者幽居之地。它虽然没有堂皇的气势,却有着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有神奇的树木,灵异的芝草,白云鲜映其色,清风徐送其芳。在长久的人与自然的相互观照熏染中,自然的景物净化了人的心境,使人心旷神远,不复有尘世的俗念。这座灵秀山的灵气秀色,也仿佛映现着作者的心灵,“一切景物皆著我之色彩”,都因有了人的观照而有了情感和理念。
从文章的结尾来看,全篇主要还是写自然对人的启悟和陶冶。灵秀山既是修真养性之地,又是栖迟游遨之所。在这里隐居,可得长生久视之道,就不必去寻找那虚无飘缈的仙乡了。这既抒写了作者对灵秀山的爱恋,也写出了灵秀山诱人的美。而作者所要昭示于世人的,则是自然对人的重要价值。只有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生活,人才能成其为自然的人,才能清晰地显现出纯真洁净的心灵。
魏晋时期是人的自觉时代,长久被压抑、扭曲的人性开始在山水旅游作品中展现出来,以空前的激情发出对自然人性的大胆呼唤。湛方生这篇山水小品,正是这种时代声音的具体反映,因而它的美学意义已经远不止于是一山之铭,而是折射着时代的闪光。
-
《先秦散文·庄子·则阳(节选)》原文鉴赏 则阳
-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
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它的叫声民间以为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郑谷咏鹧鸪不重形似,而着力表现其神韵,正是紧紧抓住这一点来构思落墨的。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首联是说,鹧
-
天风淅淅飞玉沙,诏恩归沐休早衙。遥知清虚堂里雪,正似薝卜林中花。出门自笑无所诣,呼酒持劝惟君家。踏冰凌兢战疲马,扣门剥啄惊寒鸦。羡君五字入诗律,欲与六出争天葩。头风已倩檄手愈,背痒却得仙爪爬。银瓶泻油
-
松雪无尘小院寒,闭门不似住长安。烦君想我看心坐,报道心空无可看。
-
梅尧臣《杂诗绝句十七首(其十三)》 度水红蜻蜓,傍人飞款款。 ① 但知随船轻,不知船已远。 【注释】 ①款款:轻盈徐缓的样子。 【译文】 水面上的红蜻蜓,飞翔在小船近旁,扇动着轻盈的翅膀。小船欢快地前
-
作者: 张俊山
-
【注释】:
-
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 与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 动摇郎玉手,因风托方便。 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 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情人以诗相赠,自当进行回答。这三首诗正是桃叶
-
《何景明·四箴并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何子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