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鸫鸟(二)》鉴赏
作者: 张俊山
屠格涅夫
我又躺在床上……我又不能入睡。也是在夏天的清晨,那情景又从各个方面包围着我;鸫鸟又在我的窗前歌唱着,我心里又浮起那个创伤。
可是,鸟儿的歌声没有给我带来轻松,我也没有去想我的创伤。折磨着我的,是无数裂开了的伤口;从这些伤口里象深红色的水流那样,流着亲人的宝贵的鲜血,无止境地、毫无意义地流着,仿佛雨水从高高的屋顶,流泻到街边的烂泥污地上那样。
数以千计的我的兄弟、同胞死在那儿,死在远方,死在不能攻破的要塞的墙下;数以千计的兄弟,被昏庸的首领们抛到了已张着大口的死亡的深渊。
他们死时没有怨言;他们被毁灭时,没有懊悔;他们毫不怜悯自己;那些昏庸的首领们,也毫不怜悯他们。
这儿既没有正义,也没有愧悔:象脱粒机震动着一捆捆麦穗那样,是空的呢,还是实的呢——时间将证明。我的创伤意味着什么呢?我的痛苦意味着什么?我甚至连哭泣也不容许。可是,我的脑袋象要炸裂,我内心感到极其沉痛——于是我,象一个罪人,把头埋到令人讨厌的枕头里。
炽热的、沉痛的泪珠不断涌出来,流向我的双颊……滑到我的唇边……。这是什么?是眼泪……还是血?
一八七八年八月 (黄伟经 译)
夏天的清晨,鸫鸟在窗前歌唱着,而诗人却在无寐的床上痛苦不堪,“心里又浮起那个创伤”。作品一开始就进入对比强烈的情景反差,使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悲伤气氛。
诗人为何而悲伤?请看他进一步的抒写:
折磨着我的,是无数裂开了的伤口;从这些伤口里象深红色的水流那样,流着亲人的宝贵的鲜血,无止境地、毫无意义地流着,仿佛雨水从高高的屋顶,流泻到街边的烂泥污地上那样。
这悲伤不是个人的,而是为了“无数裂开了的伤口”,为了“亲人的宝贵的鲜血”,是属于人民的集体的悲伤。正如题注所示,诗人为在俄土战争中流血牺牲的俄国士兵而万分悲痛。因为那“数以千计”的同胞兄弟,由于沙皇统治者奉行穷兵黩武的对外政策,“被昏庸的首领们抛到了已张着大口的死亡的深渊”,在这场不义的战争中“被毁灭”了。诗人对此无限悲愤,“脑袋象要炸裂”,“内心感到极其沉痛”,以致他那“炽热的、沉痛的泪珠”涌流不止,就要化为血水!
诗人就是以这样痛切的语言直摅肺腑,一面抒发他对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关切,一面毫不掩饰地表达他对统治者祸国殃民罪行的谴责,表现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诗人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鲜明态度。
诗篇里“无数伤口”在流血的意象,触目惊心。它与下文那些直摅肺腑的笔墨交相辉映,形成作品形象性和政论性互相彰明的艺术特色,从而增强了抒情的感人力量。一篇散文诗,能在艺术上达到如此完美的境界,足见诗人构思谋篇的非凡功力。
-
【注释】:这首《醉落魄》造语工丽、用意生新,在结构上多巧思。词人抓住清晨时个人对外界物象的一些感受来细致刻画,用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上片描写词人刚睡醒时独卧室中的所闻所见,下片想象外面歌楼夜宴归来的情景,两相对比、烘托,表现了自己闲适的心
-
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噫嘘;矫出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 《神异经》托名汉东方朔撰,全书
-
德国强租胶州湾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事件之一。德国在甲午战争前就垂涎胶州湾。1896年12月,德国向清政府正式提出租借要求。1897年11月14日,德国借口2名传教士在山东曹州巨野被杀,并以此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美人茶的古诗词,内容包括美人美茶诗句,描写美女喝茶诗句,赞美“美女饮茶”诗句。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关于茶的优美诗句。 2、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 3、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4、
-
旧游分散人零落,如此伤心事几条。会逐禅师坐禅去,一时灭尽定中消。
-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1]。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2]。 [题解]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附近。众鸟全都飞
-
新妆可怜色,落日卷罗幔炉气清珍簟,墙阴上玉墀。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
语出《孟子·公孙丑下》。 有一天,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打仗能取胜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孟子回答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譬如说,有一座小城,内城城墙只有3里,外城城墙也只有7里,敌人围攻它
-
【原题】:时官多以封州俸薄井邑萧条居处湫隘为欢观如闻而赋之
-
赤骥顿长缨,非无万里姿。悲鸣泪至地,为问驭者谁。凤凰从东来,何意复高飞。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古时君臣合,可以物理推。贤人识定分,进退固其宜。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置膏烈火上,哀哀自煎熬。农人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