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弢《自春徂秋(三则)》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唐弢
【原文】:
绿
小园已经有点春意了,首先是荡漾在杨柳枝头的绿雾,其次是清晨飞来的莺声,下过几阵细雨,荒坪又给涂上一层浅浅的颜色,青油油的,如沙漠上的绿洲,难道这不就是暗淡欲绝的人生里一线生机吗?
这Oasis犹如着上“煮”的绿墨,一点点大起来。
园边,郊外,枝头,墙角,现在也印上一色春痕,似舒畅而实忧郁。岂不曾抱类似的心怀,在青春之前,愿舍戋戋生命,以追求明日的自由和幸福!
谁不爱一片茂绿呢?
向园外探首,我乃睹春意之灿漫。
雨
“予嫩芽以孕育:你却给花果以摧残了。”
听梨花低泣,使人恼一春烟雨,今夜,怕会有玄裳的燕子衔着零落的残红来入梦,灯影在摇动哩。
“你,把脚步放轻些!”
垂柳与白杨
在春天里我爱繁枝密叶的垂柳。
试设想溪边湖畔,当黄昏推出新月,水面浮上薄雾的时候,有三两柔条,在银光里飘拂,且不说栖莺系马,曾绾住离人多少相思,只看她泪人儿似的低头悄立,恰象有一腔冤抑,待向人细诉。
你曾为她的沉默而动心吗?
在秋天里我爱萧萧的白杨。他是个出色的歌者。风前月下,拖着瘦长的身影,似流浪的诗人,向荒原踯躅,独个儿与地下人为邻。兴来时引亢高歌,更无须竖琴洞箫,有墙下的促织与田间的络纬相和,你不听见那曲子吗?郁勃苍凉,如猿鸣狐啼,聆余音哀转,小楼一角,正有人潸然泪下哩。
你的眼角湿了,是为他的孤独吗?
【作者简介】:
唐弢(1913——),浙江省镇海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曾任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著有晦庵书话、生命册上唐弢杂文集等,并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鉴赏】:
这是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分三个小标题来写,反映出三种不同的心境与情绪。
作者善于寓情于景,写得很有特色。第一段“绿”写春意。作者描写景物细致,塑造出优美意境,杨柳枝头的绿雾、清悬的莺声、几阵细雨、青油油的青坪。借景直抒胸臆:“难道这不就是暗淡欲绝的人生里一线生机吗。”作者在当时郁闷的心情下,看到这喜人的春天的绿色,便唤起他对美好的强烈追求,便直抒胸臆“在青春之前,愿舍戋戋生命,以追求明日的自由和幸福。”这一段,作者把自己融于景物之中,“我”与景物互相比衬,构成画面,“我”之感情通过自然景物,得到强烈的抒发。
第二段“雨”更是情入景中,以作者主观感受融于景物描写之中。雨使花果摧残,使梨花低泣,雨是一种“恼”的情绪,可谓雨打残红,使人闲愁万种。作者发出慨叹,让雨把脚步放轻些,表现了作者哀怨、不平的心情。
最后一段“垂柳与白杨”,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垂柳与白杨人格化,腻予其人的生命、情感和性格,以表现作者的情感。作者把垂柳喻成柔弱、多情、哀怨的美女,有一腔冤抑要向人倾诉;而白杨则成了刚强奔放,却又满腹不平和凄苦的歌者。作者通过垂柳的低诉与白杨的高歌,表达了自己要倾诉、高歌的心情。
作者把三种不同的情绪演变,融于三不段同的景物描写当中,做到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
柳宗元:石涧记 柳宗元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学鸿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鸿的励志诗句,带有“鸿”的励志诗句,和鸿有关的诗句。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翻译: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2.燕雀戏藩柴,安
-
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但令长守郡,不觉却归城。只拟江湖上,吟哦过一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鸟叫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鸟叫的诗句,关于写鸟的诗句,形容鸟叫的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师友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尊师重道的古诗,古代诗歌中抒写思念故乡,眷恋师友的诗句,以师或诗字开头的古诗词。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天
-
名言: 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注释: 傲物: 看不起别人。谥(shi事): 称。 句意: 自视才高而藐视别人, 应当称之为骄傲。 出处: 唐·李延寿《南史·萧子显传》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物举止”类的诗句。 举起酒杯,为人们劝留即将逝去的夕阳,请不要匆匆离去,暂且
-
【名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注释与译文]人生的悲事莫过于活生生的别离,人生的乐事莫过于交上新的知己。 参考文献 (先秦)屈原《九歌·少司命》
-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
该诗写思妇怀念丈夫的怨情,虽然寄寓了作者对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实写自己,而是摹想之作。思妇住在江南洞庭湖边,丈夫远在蓟北。这样安排构思巧妙。首句既点明时令和地点,又化用楚辞“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中间两联对仗极工,末联点题。钟惺评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