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国语·叔向谏杀竖襄》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国语·叔向谏杀竖襄原文鉴赏
平公射鴳①,不死,使竖襄搏之②,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③,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④,殪⑤,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⑥。
【注释】 ①平公:晋平公。鴳(yan音燕):小鸟,即鹌鹑。 ②竖(shu音树):内竖,即宦官。搏:捕捉。 ③叔向:晋平公太傅,名肸。 ④兕(si音四):犀牛一类的兽。 ⑤殪:射一箭就射死。⑥趣(cu音促):催促。
【今译】 晋平公射鴳鸟没射死,让一个叫襄的宦官去捕捉,没捉住。晋平公大怒,把襄抓起来要杀掉他。叔向听说了这件事,当天晚上就去进见平公。晋平公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叔向说:“您一定要杀了他。从前我们的先君唐叔,在徒林射兕,一箭就射死了,把兕皮做成一副铠甲,并因有这样的本领被封于晋,这才有了晋国。如今您继承先王唐叔的事业,射鴳鸟却没射死,襄去捕捉又没捉着,这是把您射鴳不死的事给张扬出去了!您一定要赶快把他杀死,不要让远方的诸侯都知道了。”晋平公脸上现出羞愧的神色,就赶快下令赦免了竖襄。
【集评】 清·储欣评国语选:“此是谲谏法。”
【总案】 叔向的谏词,既不长篇大论地讲道理,也不一本正经地教训人,而是欲擒故纵、正话反说,方法别具一格。他首先装作与晋平公站在同一立场上,然后以唐叔射兕与平公射鴳进行类比,以唐叔的英武,比之于平公的狼狈,故意将丑行美化到荒唐无理的程度,令人于捧腹大笑中体味事理。这往往比一本正经的议论更有成效。
-
东山气鸿濛,宫殿居上头。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阴火煮玉泉,喷薄涨岩幽。有时浴赤日,光抱空中楼。阆风入辙迹,旷原延冥搜。沸天万乘动,观水百丈湫。幽灵斯可佳,王命官属休。初闻龙用壮,擘石摧林丘。中夜窟宅
-
新加坡因地小人稠,已渐由土葬改为火葬。但华人沿袭汉族习俗,习惯于土葬。人死后,一般要先洗尸,以便死者能进入阴府。过去用井水洗,现在用自来水,但取水时要放些硬币,表示花钱买水有孝心。洗后换穿寿衣,一般为
-
鹊印庆仍传,鱼轩宠莫先。从夫元凯贵,训子孟轲贤。龙是双归日,鸾非独舞年。哀容今共尽,凄怆杜陵田。
-
长篇小说。沙汀著。写于1941至1942年间。作品围绕四川内地北斗镇开发烧箕背金矿的事件,描写土豪劣绅间的一场争斗,暴露了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阶层的腐朽与黑暗。地主何寡母一心保住自家坟山的“风水”,不准
-
陈轸为齐说楚昭阳 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于襄陵,得八邑。又移兵而攻齐。齐王
-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福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作品赏
-
潭子湾的桥上,在左边的石栏杆底下,有一个卖花生的。 除了雨天或者落雪的时候,不得不带着一顶破伞子,手挽着一个竹篮,跑东跑西的叫卖以外,他都是坐在那条石栏杆底下,地上铺了旧报纸,把花生分成一堆堆的,守候
-
【3490】论语·大学·中庸(陈晓芳,徐儒宗译注,中华书局,20万字,2011年3月第1版,2017年3月第16次印刷,26元)△论语第二十、大学十章
-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
-
郎署有伊人。居然故人风。天子顾河北。诏书除(一作隶)征东。拜手辞上官。缓步出南宫。九河平原外。七国蓟门中。阴风悲枯桑。古塞多飞蓬。万里不见虏。萧条胡地空。无为费中国。更欲邀奇功。迟迟前相送。握手嗟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