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爱莲说
简介
本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6—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濂溪学派的创始人,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等。周元公集为后人所编,又名周子全书、周濂溪集,今有周敦颐集。本篇是一篇咏物抒情散文,它通过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而自己独爱莲以及三种花卉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情操,讽喻了追求富贵利达的世俗风尚。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①。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③,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④。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⑤;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①蕃(fán):繁多。 ②濯(zhuó):洗。 ③蔓:蔓延。 ④亵(xiè):轻慢,态度不庄重。 ⑤鲜(xiǎn):少。
译文
水陆草木之花,令人喜爱的非常之多,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李唐以来,世人特爱牡丹;我却独爱莲花,因之生于淤泥而不被污染,长于清水之中而不妖媚,里面通贯而外面挺直,不蔓延,无枝节,香气飘远而愈益清馨,婷婷玉立,可远观而不可亵渎她。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逸之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则是花中的君子。唉!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少有听说;对莲花的喜爱,与我相同者有几人?对牡丹的喜爱,自然就非常之多了!
-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
-
嘲讽世俗的《蓝天使》《蓝天使》是由美国著名导演约瑟夫·冯·斯登堡执导的优秀影片之一,根据亨利希·曼的长篇小说《垃圾教授》改编,是一
-
一 没有人知道,我怀揣着一个怎样的秘密,从成都飞往诸暨。 我要去寻找爱情,千年前美人西施的爱情。我要去看一看,一个乡间浣纱
-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颀的诗句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这是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句,描绘了寒冷的城市景象。其中,“关城树色催寒近”形容了树木在城墙附近变得凋零,预示着严冬的临近。而“御苑砧声向晚多”则意味着皇家园林中传来了许多晚间打铁的声音。上一句与下一句形成对比,通过描述树木和铁声,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冷意和疏离感。整个诗句表达了冬季临近,寒意渐浓的气氛,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难老泉古诗词,内容包括李白游晋祠难老泉曾题过一首诗,晋祠有不少诗人题过咏,请问诗句,晋祠中“三绝”的最后一绝“难老泉”有没有故事。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
-
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梁简文临雍部,禁之而不能绝。古用蔑缆,今代以大麻縆,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分两朋,两向齐挽。当大縆之中,立大旗
-
【生卒】:1906—1955【介绍】: 日本无赖派*代表作家,生于新泻县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曾是县议会议长,众议院议员,喜欢汉诗。在新泻县立
-
元宵夜一记元宵节是继春节之后,第一个举国同庆的传统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这天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灯笼,以示庆贺。
-
子张 ① 问仁。 孔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六) 注释 ①子张:孔子的学生。 【译文】 孔子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