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战国策·秦得韩之美人与金(韩策三)》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战国策·秦得韩之美人与金(韩策三)原文鉴赏
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①,然而见亲秦②。计之③,非金无以也④,故卖美人。美人之贾贵⑤,诸侯不能买,故秦买之三千金。韩因以其金事秦,秦反得其金与韩之美人⑥。韩之美人因言于秦曰:“韩甚疏秦。”从是观之⑦,韩亡美人与金⑧,其疏秦乃始益明。故客有说韩者曰:“不如止淫用⑨,以是为金以事秦⑩,是金必行,而韩之疏秦不明(11)。美人知内行者也(12),故善为计者,不见内行。”
【注释】 ①疏秦:对秦不亲。疏:疏远。 ②见亲秦:使秦见到韩亲秦之状。见(xian音现):显示, ③计之:谋划此事。 ④无以:无法。 ⑤贾:通“价”,价钱。 ⑥反得:复得。 ⑦是:此,指韩亡美人与金之事。 ⑧亡:损失。 ⑨淫用:指浪费,滥用。一说指卖美人得金。 ⑩为金:得金。 (11)不明:或作“亦明”。(12)内行:知内情者。
【今译】 秦国是大国,韩国是小国。韩国对秦国很疏远,但是表面上又要显示与秦国的亲密。韩国商议这事怎么办,没有钱财是无别的法子的,所以只好出卖美人。美人的价钱贵,诸侯买不起,而秦拿三千金买下了美人。韩国就用这笔金钱恃奉秦国,秦国又收回了金钱,还得到了韩国的美人。韩国的美人因怨韩国而告诉秦国说:“韩国是很疏远秦国的。”由这事看来,韩国不仅损失了美人和金钱,而且他疏远秦国的内情也被揭开了。所以有人议论韩国这事时说:“不如制止财物的滥用,用节约的方法获得金钱去侍奉秦国,这种得金之法是可行;而且韩国疏远秦国的隐情也不会被揭开。美人是知道隐情的人,所以善于用计的人,是不随便暴露内情的。”
【集评】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自来短文,无更短于此者。短句,短段,或一字、二字为一句,或一句、二句为一段,而描邈人世苦事,乃至匹面转侧不得,真奇笔也。”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其峭古不必言,奇在出没变化,读上句,不想下旬如此接;读上段,不想下段如此转。如鱼腹江边乱石,堆成八阵,观者去路欲迷。诸葛君真名士也。”又:“如此篇,书中殊不多得,即左氏公谷,尚当敛兵避其锋锐,可况馀子,而旧评或讥其鄙亵可笑,或疑其无来历。必有脱简,井蛙夏虫之见,固难与语冰海耳。”
【总案】 本篇写韩卖美人给秦而得金,又以所得金事秦,结果既失美人又损金,“赔了夫人又折兵”,而秦既得美人又得金,还了解了韩国的隐情。故事告诫人们,用剜肉补疮的办法去解决困难将会导致更大的危难。文章结尾托客人之语,概括了一条用计的禁忌,即“不见内行”。文笔曲折有致,耐人寻味。
-
罗唝曲二首 作者: 刘采春
-
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
【名句】粗粝 ① 能甘 ② ,必是有为之士;纷华 ③ 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注释】①粗粝(li):粗米。②甘:指吃得很香甜。③纷华:繁华热闹。 【释义】粗米饭也能吃得很香甜,一定是有作为的人才;处于
-
【名句】人有所优,固 ① 有所劣;人有所工 ② ,固有所拙。 【注释】①固:必然。②工:巧。 【释义】人有优点,必然也有缺点;人做事有擅长的地方,必然也有不擅长的地方。 【点评】用这样的标准去看待朋友
-
霜露晚凄凄,高天逐望低。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峰西。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江城今夜客,还与旧乌啼。
-
梁晓声 一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目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绝对权威。他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是我的恩人,也是我惧怕的人。 父亲板起脸,母亲和我们弟兄四个,就忐忑不安,如对大风暴有感应的鸟儿。 父亲难得心里高
-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 “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①。” 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
-
《高启·梅花九首(其一)》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高启梅花九首(其一)》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高谈付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学习古诗词的反思,内容包括学习古诗的感受或感想,学习古诗后的感想和收获,读古诗词有什么反思和收获。古诗文的培训让我们受到了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们这群新时代的学生浸润在浓浓的民族精神之中。我们从优秀古典诗文中摄取着精神的玉露甘泉,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