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文章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文章鉴赏

韩愈·圬者①王承福传文章鉴赏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②。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③,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④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⑤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⑥,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⑦。而百官者,承君之化⑧者也。任有小大,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⑨,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⑩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贵富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11},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12}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13}焉。

【注】

①圬(wū屋)者:粉刷墙壁的工人。圬,涂饰,粉刷。②约而尽:简要而全面。③手镘(màn慢)衣食:靠做泥瓦工来换取衣食。镘,抹墙用的一种工具。④当:相等,相当。⑤稼:种植。⑥遍为:一样一样去做。⑦理:治。因避唐高宗讳,改治为理。所以生:得以生存。⑧化:教化。⑨直:同“值”,此处指工钱。⑩称:合适。此句的意思是,不管自己的才能是否相称,而一味冒进。{11}丰悴(cuì翠)有时:昌盛和衰败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交替而来。{12}夫人:那个人,指王永福。{13}自鉴:自己权衡,看自身是否有不足。鉴:铜镜。

圬者王承福传是韩愈为一位名叫王承福的泥瓦匠作的传,这篇文章完成于安史之乱以后,约为唐德宗十七(801)年。王承福世代都是京都长安人,天宝之乱年间他打仗立了功勋,朝廷给他封功,他却没有接受俸禄,而是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泥瓦匠。

在士大夫之人的眼里,抹墙是种低贱而劳苦的手艺。韩愈“听其言,约而尽”,进一步与他聊天,从他身上发现了许多独特的观点。王承福租住市中,以抹墙所得交付房租食费。根据每年食宿贵贱调整工价。若有剩余,尽予路旁残废、饥饿之人。可以说是韩愈“用力使于人,用心使人”观点最贴切的表现。

此文表面上是传记体,实际上是借传记展开议论的杂文。王承福这个体力劳动者的形象,是作者根据士大夫“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塑造的。文章前段略述王承福身世,后段略就王承福言论加以评断,中间大部分是借人物的口替自己说话。文章论说有理有据,波澜起伏。从“各致其能以相生”的认识出发,肯定真正无愧的是凭双手劳动自食其力的人,以对照“多行可愧”“食焉而怠其事”的剥削者,鞭挞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是难能可贵的。

韩愈此文的主要目的,是阐述自己的社会主张和人生哲学。通过一个有机会做却弃官业圬、自食其力的泥瓦匠王承福的口述,提出在封建制度下“各致其能以相生”的主张,讽刺了社会上那些没有才能、患得患失而又“食焉而怠其事”的人,同时也是对“独善其身”这种处世态度的评断。规劝世人应该度才量力,勤于本业。

后人评论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前略叙一段,后略断数语,中间都是借他自家说话,点成无限烟波,机局绝高,而规世之意,已极切至。”

猜你喜欢
  • 外国童话《[英国]罗尔德·达尔·女巫(节选)》鉴赏

    外国童话《[英国]罗尔德·达尔·女巫(节选)》鉴赏

  •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欧阳修《酬圣俞朔风见寄》全诗鉴赏

    因君朔风句,令我苦寒吟。离别时未几,峥嵘岁再阴。惊飚击旷野,余响入空林。客路行役远,马蹄冰雪深。瞻言洛中旧,期我高阳吟。故馆哭知己,新年伤客心。相逢岂能饮,惟有涕沾襟。

  • 白居易《丘中有一士 命首句为题二首》全诗赏析

    丘中有一士,不知其姓名。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每选隙地居,不踏要路行。举动无尤悔,物莫与之争。藜藿不充肠,布褐不蔽形。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叹声。岂是爱贫贱,深知时俗情。勿矜罗弋巧,鸾鹤在冥冥。丘中有一

  • 巧引用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巧引用古诗词,内容包括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巧妙引用诗句,好诗句巧引用.当你遇到困难,甚至感到“()时”,千万不要退缩,,求引用古诗词的文章写得好点的。首先,你肚子里有多少诗句?考场上的临场反应最做不得假,除非你事先知道考题。炎炎夏日,大开门窗,凉风袭来,有人说:好大的风;有人说:真是有

  • 欧阳修《登绛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全诗鉴赏

    群峰拥轩槛,竹树阴漠漠。公胡苦思山,规构自心作。惟予爱山者,初仕即京洛。嵩峰三十六,终日对高阁。阴晴无朝暮,紫气常浮泊。雄然九州中,气象压寥廓。亦尝步其巅,培塿视四岳。其後窜荆蛮,始识峡山恶。长江泻天

  • 《曾守谯楼既成邀宾从同登议辟双门以复旧观从赏析》

    【原题】:曾守谯楼既成邀宾从同登议辟双门以复旧观从士子请也

  • 寓言《夔一足》意译和解说

    哀公 ① 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② 。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 ③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

  •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 先秦散文

    晋楚城濮之战发生在先秦时期的晋楚两国之间,具体时间为晋僖公二十七年和二十八年。 晋楚城濮之战是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濮阳城,是晋国为了削弱楚国势力而主动发起的。 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依靠强大的兵力和战略优势,成功地攻占了濮阳城,使楚国受到了严重打击。这场战役使晋国在地理上得到了重要优势,进一步巩固了晋国的势力范围。 同时,晋楚城濮之战也反映出战争中的策略和战术对战局的重

  • 憔悴的弦声 叶灵凤

    每天,每天,她总从我的楼下走过。 每天,每天,我总在楼上望着她从我的楼下走过。 哑默的黄昏,惨白的街灯,黑的树影中流动着新秋的凉意。 在新秋傍晚动人乡思的凉意中,她的三弦的哀音便像晚来无巢可归的鸟儿一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