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游东林山水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王质:游东林山水记
王质
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濛中以意命之。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颠,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翌日,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折,及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自柳竹翳密间,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隶而从者,曰学童,能嘲哳为百鸟音,如行空山深树间,春禽一两声,翛然使人怅而惊也;曰沈庆,能为歌声,回曲宛转,嘹亮激越,风露辅之,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皆应曰:“嘻!子为之记。”
东林山,又名贝锦山,座落在浙江省吴兴县西南五十里。它突兀在众溪泊之中,山水相映成趣。
文章按游踪写来,组织严谨,而又多姿多态。先叙第一天步行游览,由水写到山,重点写山景,而又涉笔山下的溪水。次叙第二天泛舟观赏,着力于写溪水,而又描绘了水边的山势。真是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把山光水色交织在一幅色彩斑烂的图画中。最后又点出同游者的心情,使画面更着感情色彩。
宋人写山水游记,往往利用山水谈感想,发议论,本篇却纯然写景记游,继承了唐人游记抒情写景相结合的传统。其突出特点是用映衬烘托的方法描绘自然山水,从而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如篇中始终让山势之雄奇苍翠与溪水之曲折澄碧互相辉映,造成一个宏丽幽深的境界。其次在写山绘水中又注意远观与近视相结合,使远景与近景相互映衬。比如写溪水,先写沿溪而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继而又写登山之后,远观众溪,“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江,断者为沼,涸者为坳。”又如写山景,先写登山之后,所见远山“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的奇观。后又写近观山上“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这样一远一近,用不同的角度,展尽山水之美。文章还注意动景与静景的互相对照、映衬,使景物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如上面所引写溪水的笔墨,基本上是从静处着笔。从动态着笔,则写风动之下“细生鳞甲”,夜空之下“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再配以“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流萤班班,若骇若惊”,以及“摇荡葳蕤,香气勃勃”的满溪荷花,使溪水之美,多姿多态,生机勃勃。
本篇另一特点是情景交融。作者写景善于表达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描写出有特殊感受的景物。如写出没于烟霏中的长林远树,描绘成“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树林都有欢乐与分别之情,这样写景看来象形似,实是神似,这正是作者“于冥蒙中以意命之”的结果。写月亮则是“月一眉挂修岩颠,迟速若与客俱。”把人与月亲近的感受传神地表达出来了。写夜深溪边之山,则“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博人”,把黑夜中对于山景的特殊感受传递出来了,也把作者当时不安的心情透露出一二。接着在学童“嘲哳为百鸟音”之后,作者发出了“翛然使人怅而惊”的感慨;沈庆“为歌声”之后,又有“凄然使人感而悲”的喟叹。这不但是赞美口技与歌声的动人,也透露了作者的愁绪。这种愁绪,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说明作记的原因中明白地点了出来,作者“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同游者“皆积岁忧患。”这样,山光水色中罩上了乱离社会的影子,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也使人们更体会到这次聚会旅游的难得。
最后,文章句式有骈有散,参差错落,铺陈排比,情文并茂,音义兼备。其中用了许多巧妙的比喻、比拟,潇洒自如,俊峭飘逸,并用了许多描绘色彩的词语,如“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总之,文章用荟萃的语言,创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形成了五光十色,美不胜收的画面,成为传诵不衰的游记名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古诗,一年级所有古诗,一年级上下册古诗。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像天歌。 白毛俘绿水, 红掌拨清波。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
-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秋思不可裁,复带秋风来。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纨。节士慷慨发冲冠,弯弓挂若木,长剑竦
-
黍离不复雅,孔子修春秋。扶王贬吴楚,大法加诸侯。妄儒泥於鲁,甚者云黜周。大旨既已矣,安能讨源流。遂令学者迷,异说相交钩。黎生西南秀,挟策来东游。有司不见采,春霜滑归輈。自云喜三传,力欲探微幽。凡学患不
-
掾局劳才子,新诗动洛川。运筹知决胜,聚米似论边。宴罢常分骑,晨趋又比肩。莫嗟年鬓改,郎署定推先。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名言: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注释: 参(cen): 差(ci): 这里指长短不齐。荇(xing) 菜: 多年生草本, 生于水上, 可以吃。
-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扪蔓正忆我,
交友类名言赏析《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扪蔓正忆我,折桂方思君。》出自哪里,什么意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明·袁宗道 从石首至岳阳 2 ,水如明镜,山似青螺,蓬窗下饱看不足 3 。最奇者墨山仅三十里 4 ,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日朝出于斯,夜没于斯,旭光落照,皆共一处。盖江水索回山中 5 ,故
-
瓮间毕卓防偷酒,壁後匡衡不点灯。待凿平江百尺井,要分清暑一壶冰。佐卿恐是归来鹤,次律宁非过去僧。他日莫寻王粲宅,梦中来往本何曾。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看书的名言或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读书的名言和诗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和古诗,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或诗句。关于读书的名言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3、读万卷书,行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