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纪行》原文、注释和解析
明·袁宗道
从石首至岳阳2,水如明镜,山似青螺,蓬窗下饱看不足3。最奇者墨山仅三十里4,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日朝出于斯,夜没于斯,旭光落照,皆共一处。盖江水索回山中5,故帆樯绕其腹背6,虽行甚驶7,只觉濡迟耳8。
过岳阳,欲游洞庭9,为大风所尼10。季弟小修秀才,为诅柳秀才文11,多谑语12。薄暮风极大,撼波若雪,近岸水皆揉为白沫,舟几覆13。季弟曰:“岂柳秀才报复耶?”余笑曰:“同袍相调14,常事耳。”因大笑。
明日,风始定。
1本文为作者自故乡上京任职时途中游览之作。岳阳:今湖南省岳阳市。2石首:今湖北省石首县,滨长江。3蓬窗:船窗。蓬,同“篷”。4墨山:在湖北省石首县及湖南省交界处。5萦回:曲折往复。6帆樯:指船只。樯:桅杆。腹背:指山的凸出处与凹曲处。7甚驶:意为船行驶甚速。8濡迟:迟缓。9洞庭:即洞庭湖。10尼(ni):阻。11季弟:小弟。小修:袁中道,字小修。诅:咒骂。柳秀才:指唐代传奇柳毅传中的柳毅,传奇中他为受夫家虐待的龙女传书到洞庭龙宫,龙君招他为婿。12谑(xue)语:玩笑话。13几(ji):几乎。覆:颠翻。14同袍:穿同样衣服的人,意指季弟与柳毅同为秀才。调:调笑。
【析点】 须知此文是作者由故乡进京赴任途中游览之作,近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洛城花”的,况行于“水明如镜”的江上,观形“似青螺”的山峦! 再加“仅三十里”的墨山,竟“舟行二日”,行程“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旭光落照皆共一处”的“最奇”之景,怎能不“蓬窗下饱看不足”! 船行甚速却“只觉濡迟”一笔,并非心生倦意与厌意,它一方面突出了江水“萦回山中”“帆樯绕其腹背”的新奇经历,一方面也流露出了一些盼望早日进京的心情。
洞庭遇风虽“舟几覆”,而犹闻舟中笑言谑语,犹观大风撼起的“若雪”波涛,正是作者赴任途中欢愉心情的表现。真是心顺百事顺,险境亦有可观可赏
-
宋词典故·兰台公子 【出典】 《文
-
那是1984年的9月,我的生活来了个大转折,全家落实政策,“农转非”的喜事降临在我身上。12月,通过杭州铁路分局诸暨车务段的招工,掉进了
-
小桃红·采莲女(二首) 杨果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逄若耶上。 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 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
-
妈祖是沿海渔民的保护神,俗称海神娘娘。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北自渤海,南至广东、福建沿海,以及台湾的广大汉族渔民,都热烈欢度一年一度的“妈祖节”。有妈祖庙的地方,都集满了前来拜祭、焚香祷告的渔民,祈求
-
李商隐《题小柏》 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物言志,借小柏写
-
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江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自从云散各东西,每日欢娱却惨凄。离别苦多相见少,一生心事在书题。今朝无意诉离杯,何况清弦急管催。本欲醉中轻远别,不知翻引酒悲来。骆驼桥上
-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文案吧,文案对人们的思维是有一定的感性作用的。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文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天的唯美文案,欢迎阅读与收藏。秋天的唯美文
-
战地何昏昏。战士如群蚁。气重日轮红。血染蓬蒿紫。乌乌衔人肉。食闷飞不起。昨日城上人。今日城下鬼。旗色如罗星。鼙声殊未已。妾家夫与儿。俱在鼙声里。
-
【原题】:四月十日儿子翱来凤阳留一月遣归因令早营草堂殳山下为止息之所云
-
【3098】蓂赓气象:唐继尧传(许敏,木霁著,云南人民出版社,45万字,2011年12月第1版,50元)△全书共六章:楔子。天曦、曙晖、朝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