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凌虚台记》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屦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危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怳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
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已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6年级语文必备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文70篇,一到六年级的必备古诗,人教版语文16年级必背古诗。人教课标版一到六年级古诗词集锦(精华) 【一年级上册】 画 唐朝?王维 静夜思 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凸显集体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夸赞集体荣誉的古诗词,描写集体的古诗句,关于集体的诗词。中洲一水绿万方,国事多艰立自强。平定踏遍路坎坷,安邦偿尽世沧桑。廿四史书匡社稷,周公礼仪正伦常。年轮经济永不朽,庆典喜悦自无伤。一根筷子
-
[宋]范成大劝耕亭上往来频,四海萍浮老病身。乱插山茶犹昨梦,重寻池石已残春。惊心岁月
-
热腾腾的腊八粥网页上,网友为我端上一碗冒着热气的腊八粥,我恍然:腊八又至。鼻息里立刻盈溢了八宝粥的喷香。记忆中,外祖母煮的腊八粥最
-
凤城烟雨歇,万象含佳气。酒后人倒狂,花时天似醉。三春车马客,一代繁华地。何事独伤怀,少年曾得意。
-
泥土的梦是黑色的 当春天悄悄爬行在北温带的日子 泥土有最美丽的梦 泥土有绿郁的梦 葱森的梦 繁花的梦 发散着果实的酒香的梦 金色的谷粒的梦 它在梦中听见了田间的刈草镰 和风车水磨转动的声音和牝牛低沉的
-
上片写一对男女游湖遇雨,为之小驻。语序倒是词中常见现象,本词上片即为一个倒装句。女主人公与男友相约游湖,先是“携手藕花湖上路”,这大约是西湖之白堤吧,那里的藕花当已开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呢。也许这对情侣最初就是相约赏花而来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宴筵对酌”类的诗句。 美酒佳肴,五光十色,香气四溢,一场盛大的晚宴即将开始。欲
-
刘禹锡《浪淘沙》 刘禹锡 八月涛声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词共九首,此处选的《八月涛声》是第七首。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为刘禹锡、白居易创为词牌
-
《不听窕言,不受窕货。》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